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儒道至圣 分卷阅读314

临近鲁桓公庙众人下了马车在一片绿树掩映的街道行走。这里被曲阜的当地人称为鲁庙街多位鲁国国君的宗庙都设在这里。

由于年代久远这片地区已经被封闭没有孔家的手令不得入内。

在春秋初期鲁国位属强国鲁桓公曾多次攻打其他国家之后逐渐衰弱。鲁桓公庙建成的时候孔子并未成圣但因孔子曾率弟子游鲁桓公庙让此庙意义非凡。

不多时众人来到鲁桓公庙前这座祭祀鲁桓公的宗庙极方圆不足三十丈还不如一处军营校场。宗庙的建筑破旧低矮由粗糙的石头搭建若不是有孔家的力量庇护这鲁桓公庙早就倒塌。

不过众人熟知历史并不觉得失望因为春秋时期的人族在各方面都不如现在当时的国君的住所或宗庙还不如现在一些名门大户。

方运扫视跟来的孔家人发现他们的神情有些复杂心中了然。

鲁桓公薨后长子成为国君鲁庄公而另外三个儿子被他们的兄长封为卿史称三桓为日后鲁国衰败埋下了隐患。

当年孔子成为鲁国的大司寇堪称群臣之首但因鲁定公不理朝政三桓之一的季氏又在祭祀时轻待孔子而鲁定公不闻不问孔子对鲁定公失望辞掉了大司寇的职位丝毫不留恋权位。

孔子封圣后不在乎当年的事但孔子的子孙却对鲁国国君一脉不满以至于后来孔圣闭关的时候鲁国破灭孔家人也并没有伸出援手只是把曲阜等周边的地区划为孔家之地。

众人陆续进入不起眼的鲁桓公庙内无人敢大声喧哗每个人恭恭敬敬。

在守庙人的带领下众人进入鲁桓公庙的正殿。在正殿右侧有一件器物。

“那就是歌器。”守庙人带人走过去。

方运在书上见过歌器又叫欹器欹音同“七”是斜的意思。

方运仔细观察那是一件铜器像是被固定在架子上的铜瓶里面是空的差不多是呈四十五度角斜向上一动不动。

守庙人拎着一桶水走过去道:“此歌器若空。则倾斜。”着守庙人伸手去拨弄歌器把歌器摆正手一离开歌器立刻回到倾斜的位置。

“若注入适量的水则歌器可直立。”守庙人着缓缓向里面倒水随着水逐渐增多歌器最后直立起来。此刻里面的水已经注入一半守庙人停下。

“若继续把水注满则歌器会向另一侧倾斜。”着守庙人把所有的水倒入歌器中。

歌器一满。立刻向另一侧倾斜里面的水全倒了出来最后又回返到这一侧和往常一样倾斜。

“这就是孔圣所言: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没有水的时候是倾斜的有了适量的水则可摆正。一旦水满则翻倒。”

随后守庙人又缓缓背诵那段“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他的声音在房间内回荡似乎带动歌器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韵律让每一个人都不自觉地恭恭敬敬听完。

众人纷纷点头向守庙人致谢感谢他代孔圣教导中庸之道。

方运感觉观完歌器自己对中庸之道和一些相关方面的理解有所进步虽然进步不是特别明显但也是一种好处。

很快方运意识到这歌器里恐怕蕴藏着孔圣的力量哪怕时隔多年也如同孔圣亲自指点学生听圣人之言如沐春风自然而然学到更多。

守庙人道:“你们都知文人有座右铭而这歌器就是座右之器座右铭一词的起源就是这歌器。”

众人纷纷点头这种事他们还是知道的。

“按照惯例凡是第一次来拜鲁桓公庙之人必须留下一篇座右铭以此来证自己心中至诚听歌器之音如听孔圣之言。笔墨桌案已经安排好你们可立即书写。”

“是。”众人向守庙人行礼。

众人陆续离开房间来到鲁桓公庙的院子里孔家人已经在这里摆了三张桌子上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众人看向方运。

“你们先来吧让我思索片刻。”

方运完低头思考。这时的座右铭和后世的不一样后世的座右铭基本都是一句话简单而有力现在的座右铭实际还在“铭文”之列属于文章篇幅再也在百字左右如陋室铭。

不过陋室铭是明志而座右铭的作用是用来警戒自己。

“方运既然能写出陋室铭必然也能写好座右铭。我以前来过这里就不写了。你们要写的快点写别等到时候方运写完了没机会写”宗午德至今忘不了自己被方运文名重压的悲惨经历。

荀烨立刻道:“此言大善方运之座右铭必然力压我等或许能冠绝历代的鲁桓公庙座右铭。”

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向荀烨荀烨的这话看似在夸方运但却有很明显的捧杀之意力压在场众人方运可以做到但要冠绝历代那不知道会让方运得罪多少人。

孔德论的面色阴沉缓缓道:“荀烨这里是我孔家之地也是孔圣曾亲临之地你若再敢放肆我必将你当场诛杀于此以正我孔家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