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儒道至圣 分卷阅读214

待月华消散进士司仪拿起其中一位秀才的出县中秋诗高声朗诵他的每一句话都用舌绽春雷半个孔城的人都能听到这首诗。

出县诗念完掌声如潮。

那秀才微微一笑向各处拱手致谢。

接着后面的人依次上去作诗凡是达到出县或更高的诗词司仪都会高声诵读。

今日获得入圣墟资格的人共一百秀才二十举人八十按照原本的情况应该是二十个秀才分四次上台作诗然后是八十个举人根据排名从后往前写诗文。

可方运一举通过圣墟路夺得第四之位不可能和秀才一起作诗就被默认为举人成为最后作诗的五人。

十九个秀才陆续作诗最终有四人的诗词出县观看文会的众人却纷纷称赞也只有这种十国精英汇聚的大文会才会有这么多秀才可以诗成出县。

所有的秀才完成排名最靠后的六个举人一起上台和秀才一样以中秋明月为题作诗词这几个举人的实力最差许多人原本并不期待单论才华这些人可能还不如那几个秀才。

但这六个举人中却爆了冷门一人词成达府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月华。

词成达府哪怕在孔城都是不的事情司仪请了一位翰林上来赏析那首词。

之后司仪又问了这个举人一些话两个人都以舌绽春雷对话所有人都听得清楚此人既不是豪门子弟也不是半圣世家只是一个落魄的名门子弟。

众人纷纷叹息若这种才华的人生在豪门或半圣世家。恐怕能进入举人前三十。

之后举人陆续上场而这些举人也显现出十国举人的最高水平过半的举人都能诗词出县。每十人中就有一人能达府。但更高的鸣州诗词迟迟没有出现。

鸣州是一个极高的分界线鸣州的诗词文都会被万人传诵。许多高文位者终其一生都在苦苦追求鸣州诗词文而不得。

在场的人大都是读书人所以每一次司仪念诗词必然有数不清的人或背诵或写下。或讨论评判。

月亮越升越高随着诗词文层出不穷佳文屡现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高台下的宾客们相对外面的人更镇静只有自己国或自己家的举人的诗词被念诵才有人发出欢呼。

那些大儒或大学士极少开口就算开口也只是简单地一些“不错”“尚可”“可以一看”等话。

不知不觉。排名第二十六到第三十的举人出现在高台上而这五个人的文采更加出众两达府双出县现场立刻掀起了一阵欢呼的浪潮。

月华降临。这一次的皎洁月光比之前的要浓许多月华消失后所有举人双眼竟然外放出淡淡的微光过了好一会儿才消失不见。

一位位举人上台一首首诗词出现一次次月华注入周围孔城人欢呼的频率越来越高。

台下的许多人一开始只是和亲友交谈偶尔关注台上的人可越往后他们对台上的关注越高当第六名到第十名共五位举人走上台的时候所有人都停止交谈一起看着台上。

这可是圣元大陆排名前十的举人在举人中他们或许不是最有文采的或许不是最有权势的绝对可以位居最强之列而每一次圣墟路前十的人若能活着离开圣墟日后必然能成为一国翘楚甚至能威震十国。

哪怕不是前五也足以让所有人关注。

就算在座的有许多大学士甚至大儒也承认这些人中必然有人的成就在他们之上。

五位举人站在桌案后提笔书写这些日子冥思苦想的成果。

五道才气在纸面上慢慢增长最后一人鸣州四人达府

这五人的才华远超之前的举人而且那位孔家的举人写出鸣州之诗终于成为文会第一首鸣州诗词引发所有孔城人的欢呼声。

排名前十的人都可得月华加倍那孔家的举人得到月华后整个人都被蒙上一层淡淡的月光过了好一阵才被吸收完毕惹得许多人羡慕。

有了双倍鸣州的月华在圣墟中将无比顺利。

直到这个时候许多人才明白这位孔举人为何不争更靠前的位置既然前十都得双倍月华既然自己有诗成鸣州之才必然压过墨家和兵家两人那就没必要争不如奉行中庸之道。

排名第五的宗午德看着孔举人脸上的微笑恍然大悟恨不得扇自己一个耳光然后看向方运。

因为他发现一个大问题进了前五要跟方运同台写诗文

宗午德无奈地冲孔举人竖起大拇指。

鸣州诗的待遇相当隆重司仪请了大学士去赏析字字精辟让所有人回味无穷。

五个举人在台上足足站了一刻钟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