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试卷写名字的位置都被纸条糊上然后送往阅卷房。レ♠レ
文院阅卷房内亮如白昼。
这府文院的阅卷房极其宽大两万多份童生的试卷摆在一排排桌子上放眼望去像是一座造纸工坊。
三位考官、一位科举巡察和十位文院举人站在孔子圣像前。
“恭请圣裁”
无形的力量降下房内生风。
所有的考卷都散发着烟雾状的橙se才气但才气的浓淡不一高低也不同。
一股无形的力量拂过数以万计的试卷被挪到阅卷房的一侧堆叠到一起堆成一片纸山。
最后才气最高的两百份试卷摆在桌子上。
董知府道:“文曲五动不知是祸是福但既然圣人们增加秀才名额那对我人族来就是好事。开始阅卷吧。”
十个文院举人最前走过去一人选十九份试卷而才气最多的十份试卷留在原处。
和县试不同府试需要文院举人交叉阅卷每相邻两个人对自己的试卷评分后要评判对方的试卷。
三考官和一位巡察看向前十份试卷。
排名最高的一叠试卷是两尺四的才气其后分别是两尺一、两尺和一尺九。
董知府微笑问:“要不要猜一猜何人才气最多”
周主簿道:“还用猜吗第一必然是方运的。”
“周大人所言极是。”冯子墨微笑道。
耿巡察却冷笑道:“那可未必。就算他才气最高也可能是诗词才气高而未必是经义才气高。看看其后的才气相差不到一尺茂才之位属于谁或未可知尔等身为圣人门徒在阅卷前就如此吹捧方运若不是顾及尔等颜面早就奏请圣裁罢黜尔等阅卷资格。”
三个考官心中愤怒但却无言以对。这科举阅卷虽然严肃但大家都是文人又不是木头人没必要那么严谨可耿巡察的没错而且他又是翰林众人也只能生闷气。
“耿大人教训的是那我们开始阅卷。”董知府突然快步走到第一份试卷面前。另外两名副考官相视一眼默默地跟过去。
按照规矩主考官会请科举巡察来判阅第一份试卷一来尊重圣院的地位二来尊重高文位的人但是耿巡察已经撕破脸皮为难方运。要不是方运以请圣裁威胁耿巡察会变本加厉。
一方是本地豪强一方是圣院官员两者一生恐怕也不会有第二次相遇耿巡察翻脸在先所以三位同在景国的考官已经没必要再顾及什么。
三个人站在试卷桌前耿巡察只能在一旁扭头看。
耿巡察轻蔑一笑。丝毫不生气。
四人一看试卷三个变了脸。
耿巡察定睛一看哈哈一笑道:“这不是方运的字迹我认得方运竟然不是才气第一人你们玉海城果然人才辈出啊。好好”
董知府黑着脸道:“耿巡察失态了。”
耿巡察不以为意微笑着看着排名第一的试卷:“我看看。经义才气有一尺六诗词才气有八寸这字迹我不认识我所猜不错的话似乎是那位童黎的后生可畏啊。单凭这一尺六的经义才气在许多地方都可争得茂才。若无人在科举舞弊玉海城茂才之位非他莫属。”
周主簿和方运关系最好。沉声道:“耿巡察请肃静这里是阅卷房不是胡乱吹捧之地。”
耿巡察依旧面带微笑胜券在握。
董知府道:“我等交叉判卷。等做出最后的评等后可由耿巡察核实。”
“请”
“请”
冯院君和周主簿相互客气一番没人理耿巡察。
董知府看经义冯院君看诗词周主簿看请圣言。
不多时董知府在童黎的经义下用红笔简单地写了两个字。
乙中。
耿巡察看了一眼没有什么这个评等很客观童黎的经义才华不错破题也足有乙上的水平但后面的部分就一般了不过在秀才之中仍然鹤立鸡群。
耿巡察冷眼旁观现在的评等只是待定除了请圣言最后诗词和经义的评等最高者无论是哪一等哪怕是丙也会改成甲等。
另外两名考官也相继做出评等。
童黎的请圣言、诗词和经义分别是乙下、乙下和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