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方运感觉脸有点痒睁眼一看原本应该在竹筐里的奴奴竟然躺在自己耳边而且把新买的软枕当成了床。
奴奴用尾巴当被子盖在身上侧躺着姿势非常优雅。
方运微微一笑摸了摸奴奴的脑袋起床洗漱。
方运拿着周主簿的手令去文汇堂又去了印刷坊。五万本书占很大的地方方运没有取出准备等到四月初一那天取并顺便卖给来买圣道或文报的人。
方运又细化了销售方案所有人开始紧锣密鼓准备务必要打响的名气。
从书屋出来方运让方大牛回家他则驾车买下今年三位半圣考官的所有文集一共花了十六两银子这相当于他以前三年的收入。
他又顺道去文院买了十年内的文报和圣道合订本足足花了六十两。
方运心中一算仅仅买所有的圣道和文报就要近四千两银子如果把景国学宫里的所有图书各买一本按照100文一本、共一百万本来算就需要十万两银子。
“道路漫长啊。”
方运把马车赶到僻静的地方把新买的天地然后回家。
那日方运和方家的大夫人商量让他去教蒙学不过那些孩子都已经学了千字文和百家姓要三个月后到了秋天才会学习众圣经典学习如何考童生这段时间不用教太多一天就一堂课非常清闲。
方运虽然感谢大夫人的安排但也不想平白一个月领二十两银子决定教一些别的于是开始编三字经。
三字经内容包括教育、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等许多方面易记易读浅显易懂是和千字文与百家姓齐名的蒙学读物在古代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原三字经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一些不适合圣元大陆的思想、人物或历史都要剔除同时还要加上圣元大陆独有的历史。
根据圣元大陆的历史方运重新编写了一千五百字左右的三字经准备作为明天的授课内容如果反应好那么就继续教下去然后尽快印刷出书散播文名赚取银两。
诗文流传越广文名越大则文宫中的星辰越亮方运自身的才气增长越快。
第二天清晨方运前往方家见过大夫人然后在大夫人的带领下来到方氏族学大夫人亲自为方运介绍族学。
方氏族学位于府城边缘占地极广规模完全不逊于型书院。
这里面的学生身份非常复杂有方家人有方家的亲属有方家家丁的儿子还有一些曾经跟方守业出生入死的战友的后代所有烈士之子都被方守业收养认为义子。
族学一切免费还供给免费午餐。
方运估算了一下花费一个月少要花一千两银子心中对方守业更加敬重这才是仁这才叫义。
在这间族学足足有四百个学生分为蒙学、初学和童生班三部分。
方氏族学老师有二十多位大夫人把众老师介绍给方运。
这些老师中只有四个秀才其余都是童生大多数都对方运很热情夸赞方运的诗写的好只有少数几个不冷不热而且对大夫人也冷淡。
其中有一个人的语气最硬是一个年轻的秀才并且自己是“府城双乙童生”颇为自得。
方运懒得理会这种人。
府城每年考童生的考生人数是济县的二十倍但录取人数只是济县的十倍所以部分富商官员之子虽然在府城上学学籍却落在别的县。
府城人的竞争远比其他县城激烈所以他们大都看不起那些县的哪怕方运是双甲童生这个秀才也不认为自己弱多少。
不过若是遇到京城的学子各州的人又会联合起来因为京城的录取比例位居四州一京之首明明是一城童生份额却比一州还多。
大夫人在介绍那个秀才的时候特意提了一句“这是你二婶的外甥。”
方运立刻明白怎么回事。
送走大夫人方运回到教习室坐在自己的桌子前把带来的东西放到桌子上再一次整理讲课的内容。
不多时统管族学的老院长方镜堂来到教习室。
所有教习立刻站起来。
方镜堂笑眯眯道:“都坐没有外人。方运你以后教蒙学的甲班每日教第二课从八点一刻到九点一刻可好”
许多人羡慕地看着方运蒙学有五个班甲班历来是最好的甲班考中童生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班级。以后这些学生有出息了当老师的必然就有了资历或者进文院教书或者借此扩展人脉。
方运立刻道:“一切由院长定夺晚辈听从便是。”
方镜堂满意地点点头但一旁的秀才路膺年道:“院长他不过是今年的童生虽然是双甲我等不能比但终究没有经验让他去教甲班是否不妥我中秀才五年在此教学三年我教童生班不累不如由我来执教甲班。”
“膺年你在质疑我的安排”方镜堂微笑着问。
路膺年面色微变急忙道:“不不不膺年不是质疑叔公的安排是质疑方运的能力。”
方镜堂笑眯眯地问:“膺年你多少岁考上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