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运看着六支香低下头在心中默念。
“一为母亲我可能回不去了恕孩儿不孝请您保重。”
“二为死去的方运谢谢。”
“三、四为方运的父母五为玉环姐的父亲有我在一定不会再让玉环姐吃苦。”
“六为孟浩然谢先贤之诗。”
方运看着香烛许久满心的惆怅化作一声叹息似是和过去告别。
上完香两个人面对面坐在饭桌前。
方运:“玉环姐今天咱们吃饭定个规矩。”
“童生请吩咐。”杨玉环笑着她已经很久没笑得这么开心因为身上的担子终于轻了些。
“今天的规矩就是你夹一筷子我夹一筷子你吃多少我吃多少你不用这条规矩不容更改我今天能吃多少全看你了。”
杨玉环静静地看着方运心中热流涌动她突然觉得有方运这话这些年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
“我们家的运长大了知道心疼姐姐了。你现在是童生以后家里就会宽裕许多等中了秀才这鱼肉也就不算什么。今天姐姐托你的福好好吃一顿。”
方运夹起一块油汪汪的红烧肉递到杨玉环嘴边轻声:“不是我托你的福没有你我别读书活下去都不容易我一直记得。”
杨玉环眼圈一红张口吃下红烧肉慢慢咀嚼。
生在穷人家方知肉珍贵。
方运给自己夹了一块红烧肉吃完后从砂锅里挑出鸡腿放到杨玉环的碗里。
“咱们俩一人一个。”
“嗯”
两个人一年难得吃一次肉今天放开肚子吃最后吃了个精光。
杨玉环看着空空的盘子有些不好意思方才吃的太多了。
两个人吃得太饱都懒得站起来相视一笑愉快地聊天屋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不一会儿邻居加传来喧闹声是老王喝多了在教训孩子要好好读书考童生。
两人微笑杨玉环看了看天色:“现在三位考官应该正在阅卷吧。”
方运点点头。
文院内。
宽敞的阅卷房内灯火通明一排排的长桌整齐地摆放着两千多考生的试卷依次摆放在上面铺满桌面非常壮观。
三位考官严肃地站在阅卷房深处的孔子像前十位县文院的讲郎先生在身后。
蔡县令:“恭请圣裁”
“恭请圣裁。”众人随后齐声。
一股奇异的力量凭空降下房内生风但所有的试卷都纹丝不动。
大多数试卷都没有变化但差不多近二分之一的试卷突然散发着橙色光芒。
才气显现。
那些橙色微光有多有少其中最高的才气接近三尺高差一点就达到鸣州的层次。
名列第二的试卷才气只是勉强一尺高两者相差极大。
随后一阵狂风吹过漫天试卷飞扬。
风停大量的试卷堆积在一个角落而桌子上只剩下一百份试卷按照才气由高到低多少排列。
“以才取人以文排序”
蔡县令完十位讲郎先生各手持一份请圣言的答案从后往前每人选九份考卷开始阅卷判文。
才气最多的十份试卷则没动。
蔡县令当仁不让:“既然出了几近鸣州之诗词那本县就不客气了先睹为快。”完高兴地走到方运的试卷面前。
之所以这么晚才阅卷是因为考生交卷之后有专人负责用纸张把考生的名字盖上名封阅卷的时候看不到防止作弊。只有确定了前五十的排位才可以看到名字。
诗词放在最上面蔡县令看到“春晓”两字不由得皱起眉头这字虽然还算工整可在他看来还是太差但一想方运是寒门弟子也就释然。
练字需要消耗大量的笔墨和纸寒门弟子可没那么多钱要么用树枝在沙上练习要么用毛笔沾水直接在桌子上写后者仍然需要不少的毛笔。
蔡县令看向诗文不由自主读下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三位考官都愣了这诗的文字非常浅显一读就懂可为什么读完却有一种淡淡的遗憾
另外两个考官也看着方运的试卷仔细思索。
“心里好像少了什么。”万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