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过于神化诸葛亮导致很多人高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导致部分人用正史把诸葛亮批的一无是处认定诸葛亮没那么伟大都是三国演义导致的。
但真正看过正史三国志的人都不会看轻诸葛亮因为三国志共六十五卷除去必要的帝王单写一卷单独占据一卷的仅诸葛亮一人。
诸葛亮最出色的才能不是领兵打仗而是治国他是相才不是帅才。
在三国演义之前就有大量文人盛赞诸葛亮最关键的是诸葛亮入了“孔庙”被封为先儒这在古代可是了不得的地位不是罗贯中写部就能让他进去。
在三国演义成书以前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得到许多军事家的承认。
司马懿见诸葛亮布设的营垒赞叹其为“天下奇才”也指出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不足但对诸葛亮的治国才能却不敢有半点批评。
李靖也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推崇备至。
唐玄宗设“武庙”供奉十个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其中就有诸葛亮虽然唐玄宗过于拔高诸葛亮军事才能但也足以证明诸葛亮在军事有一定建树。
文庙武庙俱在的唯诸葛亮一人。
在圣元大陆诸葛亮因为曾保蜀国百年江山功盖天下科举的请圣言中年年都有他从无例外。
史官记载诸葛亮临死前仍不忘恢复汉室一统圣元大陆在大限到来之前亲自领兵出战但敌国也有半圣最终寿命耗尽死于五丈原。
方运之所以特别看重诸葛亮是因为有关诸葛亮的诗词很多而且还没有出现在圣元大陆偏偏圣元大陆有非常神奇的“唤圣”之力。
方运理清两个诸葛亮的不同继续奋笔疾书。
之后又遇到跟另外两位半圣考官有关的题方运都记得而奇书天地中又增加了新的书籍。
方运很快答完前三张试卷大部分都非常简单但有三道题非常难。有一道题甚至布设了文字陷阱照着书也未必能答对幸好方运曾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文字游戏在他眼里不值一提。
这仅仅是最简单的童生试秀才试的请圣言更加难不过真正难的是诗词、经义和策论。
后面的试题是默写众圣的词赋之后是填空对别人来可能很难但对方运来简单的不得了。
毛笔写字极慢到了中午时分方运仅仅写到第十九页不得不休息吃饭。
就着水方运吃完白面糖饼站起来在狭的房间活动一会儿继续答题。
接着就是最后九章试卷一共十八题要求默写出题目要求的众圣的名篇章节。
孔子和六位亚圣的著作必考是前七道题一点都不生僻大半的考生都能会。
剩下的十一道题出自其他半圣其中三位半圣考官的名篇各占一题方运都背过已经储存在奇书天地中。
答完所有题方运放下毛笔揉了揉酸疼的手腕。
“咚咚”
两声锣正好响起方运立刻知道是下午两点。
圣元大陆的官方时间仍然是十二时辰制但百年前公输家的工匠为了让时间更精确把每天分了两个十二时由于新的时间单位只是一个时辰的一半所以称之为时时辰为大时。数字毕竟比文字方便和草书一样在分秒必争的军中大受欢迎然后在民间逐渐传开。
再过一个时就要收卷子然后会发诗词的试卷。
方运仔细检查了一时没有一个污点、错别字答对全部的试题。
“可惜我以前没怎么练字这字有些差了按照惯例会降一等。甲是拿不到了应该可以拿个乙。等考完童生一定要努力练字在圣元大陆不练字不行。”
最后方运在指定的地方写上自己的考牌号和姓名以及住址。
不多时铜锣响了三次马车再度前来附近立刻传来低沉的喧闹声和抱怨声显然大多数人都无法答完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发卷的人把诗词卷给了方运然后收走“请圣言”的三十张试卷。
方运细看诗词题目放了心没有要求必须的平仄只是要求押韵和扣题五言、七言、绝句、律诗、词、骈文或赋皆可。
除了骈文和赋诗词要求押阳部、宵部、东部和元部四韵之一。
主题也常见在春和边塞两个主题中选其一。
方运想了片刻决定写一首边塞诗因为按照之前方运的性格必然会这么选想都不用想。
方运眼中一片茫然无从下笔。
“以我现在的诗词水平在甲乙丙丁四等中至多是丙等很可能无法考中童生可要是考不中童生我必死无疑”
方运沉思许久轻叹一声心中默念奇书天地。
这一次没有书出现也没有突出的金字。
方运猜到可能是没有固定的答案所以奇书天地不能准确地列出来。
于是方运在心中列出条件要押四韵之一要是边塞诗而且要符合主战的思想必须是名人作品务必要考一个好名次尽可能成为童生。
方运挑来选去选了一首诗圣杜甫的岁暮五言律诗是一首很出名的边塞诗韵脚符合四韵中的阳部。
方运没有直接写到卷面上而是提笔写在一张白纸上当草稿写完再看合适不合适毕竟考试的忌讳太多。
岁暮的内容是写临近年关北方还在打仗前方将士日夜流血但朝廷大员却没有全力出战诗人想要报国却无门抨击官员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