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见卢植如此真诚待己,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惭愧,忙拱手道谢,随即告辞下车。
回到府内,见典韦还在等他,便让他先去休息,自己回到房中一时却兴奋得难以入睡。
真没想到最后竟无意中得了这么一个大助力
搭上了卢植这条线,再顺势搭上士林派这条大船应该就不会太难了吧,张扬心里不由暗暗高兴起来。
也难怪他如此高兴,张扬既然打定主意要大出风头,趁机截取利益。就不能不先明确自己的政治取向,说白了,就是对朝中各种势力再也不能一味地左右逢源,处处示弱,然而他深知自己根基太浅,在朝中几乎没有人脉,而皇帝因为自己献金,打败燕乌的功劳最多也只能在背后帮他一把,所以形势逼迫他一定要找到一个有力的靠山或盟友才行。
现在朝中各派中,何进系和张让的中官系虽然表面上最强大,但张扬通过历史深知最有潜力的实际上还是张温黄琬袁隗卢植等人构成的士林派。这一派虽没有明确的领袖,结构也很松散,但他们背后都有豪门大族支持,又在在野的士大夫阶层中享有巨大的号召力,掌握着清议也就是舆论的力量,所以两次党锢之乱都不能将他们打垮,便是横行一时的外戚和宦官也对他们颇为忌惮,轻易不愿过分得罪,因此,能和他们结盟是再理想不过。
不过,这一派行事保守,重视门第身份,排他性极强,老实说张扬对自己能不能说服对方其实并不抱太多幻想,但能攀上卢植这层关系,可能性顿时就大增,毕竟卢植在士林派中绝对称得上是德高望重,这也是张扬那么兴奋的主要原因。
当然,张扬内心中,对自己这么利用卢植对自己的好感还是有一份内疚的,不过,生存的需要毕竟是第一位的,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和自己结盟对士林派也大有好处,这么一想,张扬慢慢也就心理平衡了。
然而,兴奋的心情稍稍平复下来后,张扬又觉得事情似乎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何进肯定会对于自己渐渐脱离他的掌握已经是越来越不满,张让多次招揽自己不成定然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一旦自己和士林派结盟,必然会同时引起何进和张让的警惕和仇视,他们会如何反应呢会不会先联起手来对付自己呢张扬心中也没有把握。
再有,袁绍和曹操这两个历史牛人虽多次公开表露出和自己和善的姿态,但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和士林派结盟后势力大涨,他们两个又会怎么想呢
最后,今天碰到的那个凤盈儿,明显身怀秘技,显然并非仅仅是一个青楼名妓加老板娘那么简单,她的背后又是什么势力呢虽然瞧她后来的表现似乎并非只是针对自己,但当此多事之秋,不由得张扬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系列的疑问将张扬的脑子涨得生疼,偏偏这些都是他马上就要面对的生死攸关的问题,还半点马虎不得。
唉,人到用时方恨少啊张扬捧着发涨的脑袋感慨道,郭嘉要管军营,沮授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两边都离不开,现在张扬他才深深体会到什么叫求贤若渴。身边没有一个能帮上忙的谋士实在是件难以忍受的事,张扬忍不住暗暗羡慕起袁绍来。
这一夜,张扬翻来覆去,一直到天亮也没想出一个妥当的办法来,最后只好决定去军营在求教郭嘉了。但无论如何,卢植这根线决不能浪费了,他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由于张扬重伤初愈,皇帝特许他在家休整几天,所以整整一个上午,他都闭门不出,专心跟着典韦练武。自到洛阳后,张扬对练武的兴趣越来越浓,当然一方面也是他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紧急关头武功强些总有好处。
张扬也曾私下向典韦打听过武功好手的功夫是不是真的神奇无比,可以隔空伤人,甚至可以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典韦当时足足想了半天,才郑重其事地回答了四个字决无可能。
按照典韦后来解释的意思,武功其实只是增强人体力量速度反应等机能或是将人体潜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的技术,终究是有限度的。
在他看来象张扬这样的天生神力者,从力量上提高的余地已经很小,只能在力量发挥,也就是在招势上寻找突破点。对于这一点,张扬倒是深以为然,毕竟上次比武的胜利主要也是因为自己在攻防招式上比以往有所突破的结果。
晌午过后,卢植派来帮忙的下人也到了,领头的是一个叫卢通的管家。张扬见他看上去很是稳重可靠,便放心将外府的管理一并交付给他。至于内府,张扬还是让典韦负责防守,虽然他对卢植的为人深信不疑,不过凡事小心些总没错,反正现在府内也没有女眷。
张扬和典韦正要继续切磋武艺,忽听外面李晨高声道:主公,宫里来人了。<b>:<b></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