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让本在一边偷看笑话,这时见决斗的事要吹,再也忍不住,道:两位大人此言差矣。手机版地址:m..此次决斗非一般争胜斗狠可比,既关系到北军的荣誉,更因为挑战方是鲜卑蛮族,所以同时也关系到汉夷之争。张将军既是北军虎将,更是我大汉勇士,正可趁机扬我汉威,威慑群夷。依本侯之见,不如奏请皇上亲临观武,如此既不违反法纪,又可宣扬我大汉之威,也能让皇上见识一下张将军的高强武艺,可谓是一举三得,不知各位大人觉得如何呢
张扬一听,气得差点昏过去。这张让还真不是一般的毒,他这么一抬出汉夷之争的招牌,旁人便再也说不出反驳的理由。若是硬要反对,他一说让皇帝裁决,众人自不能不依,以皇帝那么爱热闹的性子,那是肯定照批的。而且皇上亲临观战,又是在汉夷之争的大义名份之下,自己只有赢一条路。若是输了,不但轻则丢官免职,重则杀头灭族,而且身为武将丢了大汉的脸,自己从此以后那是不用再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了。就算赢了,因为刚才袁术的第一勇士论,也会引起其他北军校尉和京中武将的嫉妒和敌视。偏偏自己还不能拒绝,无论是出于武将的自尊,还是作为大汉子民的职责,都不允许自己逃避这一战。
总之,张让看来是下决心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己好受的了,显然是因为自己屡次拒绝他的招揽,他现在是要给自己颜色看了。
果然不出张扬所料,张让这么一提议,卢植和桓典一时都无话可说,袁术、何进、董重等都齐声称善。
张让还故意问张扬的意见,张扬心里大骂道:尼玛的,我现在还能有什么意见,嘴里只说听凭各位大人安排,为大汉义不容辞等等。
张扬同时看着这些人的嘴脸,心中暗暗发狠,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还有大汉皇威在,老子忍了,可还有四个多月,灵帝死后,董卓入京,到时天下大乱,哼,老子一定会慢慢一个个找上你们咱们走着瞧
眼看这事已告一段落,身为主人的马日磾赶紧招来一批舞女,献歌献舞,活跃气氛,也是为了避免再起争执,毕竟,今天的宴会实在是太热闹了点。
庆宴结束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酒足饭饱之余,正是美美睡上一觉的好时候,可是总有一些人是没有这个福气的。
深夜,南宫西北长秋宫。
一位宫装美妇一把将手中的铜镜给扔了出去,咣的一声把身后肃立着的两个宫女吓了一大跳。
好大的胆子,竟敢当着大家的面儿勾勾搭搭起来了,郭胜,你自己说说,本宫什么时候亏待过你们了尤其是你,当年要不是本宫,你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宫装美妇显然气得不轻,娇好的面容也扭曲了起来,头上的步摇更是晃个不停,象是负担不住上面那颗硕大的猫眼石一样。
郭胜脸上还是一如既往地笑嘻嘻的,轻声劝道:娘娘别生气,娘娘的恩德,小人是无时无刻都牢记在心,每天早晚那是都要念上好几遍的。再说,小人好歹也是和娘娘同郡出身,这胳膊嘛自然是要往里拐的,哪里会做出对不起娘娘的事呢您看,这宴会一结束小人不就紧赶着来给您报信了。
何皇后听了,脸色稍缓,道:你的忠心我自是知道的,可张让他们就难说了。哼,枉我一直在皇上面前说他们的好话,如今到好,居然公开跟我作起对来。
郭胜轻轻摇了摇头道:娘娘,张常侍他们向东面示好是实,不过依小人看,要说是存心跟娘娘过不去倒也未必。
何皇后不解道:此话怎讲
郭胜看了看何皇后的脸色,道:您也知道,大将军最近又是四处招揽人才,又是在朝上处处和张赵两位顶着干,把他们逼的太紧了,结果总是闹得两败俱伤,象这次的太尉之争就白白便宜了张温他们。而且大将军还屡次拒绝了张常侍的好意,也难怪张赵两位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了。
注意到何皇后的脸色又开始有些难看了,郭胜赶紧转过话来:不过呢,小人觉得张赵两位心里恐怕还是多向着您一点的。毕竟史侯倒底还是大皇子皇子刘辩生下后托由道人史之渺抚养,被称为史侯,大将军和济阳侯又手握重兵,怎么说将来登基的机会要大得多,张常侍他们脑子聪明着呢,哪会真的偏向东面呢,他们就不怕将来没好果子吃吗再说,当初那件事的时候他们曾竭力向皇上求过情,要说东面没有戒心只怕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依小人看,只要您跟大将军说说,让他别做得太过了,张赵两位那边,自然还是会支持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