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见大家都在注意跟着何进进来的中年士人,正待询问,旁边何颙已经忍不住低呼一声:竟是山阳刘景升王匡怕张扬不识,一旁给他介绍道:这刘景升单名表,乃鲁恭王之后人,昔日曾与同郡张俭等一起被称为八顾,本听说因为党锢而隐居起来了,不想今天在此得见。手机版地址:m..
张扬本因着三国演义的缘故,对这位优柔寡断,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队却终于为他人作嫁衣的刘景升印象不佳。
不过眼前的刘表哪里有书中的那种窝囊样,整个一高人名士的风范,相比之下何颙之流就多了不少市俗之气,无论是外貌还是气质,双方的境界高下立判,张扬暗骂罗贯中误人子弟啊。
张扬正心中感慨,那边马日磾袁隗张温等人已经迎上前去。
这时张让赵忠和崔烈、丁宫等人也登上堂来,后面也跟着好几位宦官和文武官员。从王匡的介绍中,张扬得知长着一张麻脸的是宋典,瘦高个是段圭,笑嘻嘻的是郭胜,细眉细眼的是前司空张济张元江,长脸的是谏议大夫夏牟。
不过张扬注意到袁绍和其他人最关注的是丁宫后面的那位其貌不扬长得圆滚滚的武官模样的中年人,他记得王匡介绍他时称他为卫尉董侯,乃是当朝董太后的弟弟。
一旁王匡介绍完,略显诧异地嘟哝道:董侯什么时候和张让他们搅在一块了,难道是两宫和好了还是张让转向董太后了不过看来他自己对这两种解释都没有太大的信心。
张扬同样注意到周围的众人似乎同样也有些疑惑,毕竟宋典和张让并没有因为这次的人选分歧而闹翻还在众人的理解范围内,一向和何皇后水火不相容的董太后的弟弟与素来站在何皇后一边的张让赵忠等人走在了一起这件事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
何进虽然心中吃惊不小,不过他也是久经官场之辈,表面上不动声色,故意视而不见,对前来迎接的马日磾道:翁叔兄,恭喜恭喜啊你看,景升兄刚上京来屈就本府府掾,就被我拉了过来给你贺喜,我这位客人请得不坏吧,啊,哈哈。
场内众人的视线再次转向了何进和刘表,一时间,道贺的,打招呼的,热闹不凡,倒把张让等人给冷落在了一旁。
张让微微一笑,忽然用他那尖细的嗓音高声道:皇上有旨。说完,昻首挺胸,慢慢地向大堂内进踱去,等他到了正中位置转过身来,堂内众人在三公的率领下已跪倒了一片,连何进也不得不跪了下去。
张让眼里闪过一丝得色,表面上却是一脸严肃,只见他继续高声道:皇上金口玉旨赐太尉马日磾人形宫灯一座,望卿尽忠职守,为国分忧,钦此。
话音一落,就有张让手下宦者抬上来一尊人形宫灯。张扬偷偷一瞧,只见那宫灯约有一人多高,灯座为一宫女模样,面容沉静,右手上扶,左手下托,浑身金光灿灿,估计是铜制镀金的,尽显皇家气派,心说乖乖,这不是长信宫灯吗,到底是实物,比在图片上看可印象深刻太多了。
当然,人形宫灯虽精美,不过除了张扬以外,堂上众人多半也不怎么在意,大家更多的是看中御赐这个名份和荣誉,连马日磾这般淡泊之人也忍不住脸露喜色,当下赶紧再次叩首,高声应道:谢主龙恩
宣旨完毕,待众人起来,张让微笑着道:马大人,圣上对你可是恩宠有加啊。
马日磾虽然谦和,却并不迂腐,闻言接口道:还要多谢张侯爷的美言。
张让笑道:翁叔兄德高望重,我等虽久居宫内不闻世事也是知道的。这次选太尉,我就跟皇上说,非马翁叔不行,张某虽见识浅陋,好在跟了皇上这么多年,一片为国的忠心皇上倒也是深信不疑的。竟是老实不客气地自居起举荐之功来。
堂上众人都是知道底细的,无不佩服张让睁眼说瞎话的本事,非张派的众人更是在心中大骂无耻。马日磾是老实人,既不想当面戳穿张让的谎言,也不愿意违心地去附和,只好含糊地说道:皇上的圣恩,咱们做臣子的永世都无法报答。
众人的心理张让自然是一清二楚,不过他根本不在乎。张让是个非常明智的人,他从来就没指望过能得到这些所谓的名士权臣的尊重,因为他深深知道身份家世就是这些所谓的名士权臣唯一可以倚仗骄傲的资本,无论是身为宦者的自己,还是出身屠户的何进,其实根本不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尊重。
可笑何进却始终不能领悟这一点,反而拼命去拉拢名士来为他自己脸上贴金,实在是愚不可及。所以对张让来说,与其寄希望于名士朝臣的认同,不如直接用权利和金钱去征服,而他的权利之源就是皇权,只要拥有一天皇帝的支持,他就有信心将这些高傲的名士大臣牢牢地踩在脚下。
想到这儿,张让微微一笑,对马日磾道:马太尉今天准备了什么好东西本侯可是企盼已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