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时张让派太监也来到了,张扬不免暗叫倒霉,交中华绝代交给来人,回头观察了何进一眼,发现何进并没有什么怒色,心里微微宽心,便和何进一起,入宫内,行至朝房,里面早已到了不少等候上朝的大小官吏。
他们看见何进到来,不少人赶紧上来问候请安。不过张扬注意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远远拱手行礼,并没上来凑热闹,甚至还有些面容冷淡的,想必就是和何进相对的一派势力了。
何进一边微笑着应承,一边大声将张扬介绍给众人,语气中带着亲切,就象是在介绍自己的亲信部下,那些大佬们之前收到了张扬的好处,出于面子也跟着上前祝贺。
何派众官更是察言观色,自然纷纷上来道贺恭维,什么果然少年英雄,将来定是前途无量,什么还是大将军慧眼识英雄,哪象某些人只知道敛财纳亲等等。属中间派的官员也上前问好,不过还只是略显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来自边郡的年轻人,而那些反何进派众人的眼中尽管出现了浓厚的敌意,但碍于张让的面子,还是跟着上前打招呼,唯有一个高瘦的中年官员却待在另一边,看着张扬方向冷哼一声。
张扬心中有点坑爹,他可不想这么早就被打上何派的烙印,不过张扬却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他来洛阳可不是当官的额,而是为了获取最大利益的,因此像往常般笑着一一回应,保持着谦虚守礼的姿态。
正热闹中,忽听一声大笑,是张扬张兴邦到了么声音高亢尖细,众人转头一看,一行人缓缓走了进来,为首两人一个白面微胖,细眉凤目,面容慈祥,正是张让,另一个肤色微黑,神色倨傲,则是赵忠。
就见张让一面径直向张扬走来,浑不在意何进和身边众人眼中浓厚的敌意,好像他之前没有认识张扬一般,一面微微笑着细声细气地说道:这位就是数破匈奴,独守孤城的张兴邦了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那,啧啧,果然是长得仪表堂堂,一表人才。
张扬听完,不免一阵无语,妈的,这张让真能装,怪不得能哄得刘宏都叫他阿父,而这时随张让一起进来的众人跟了上来,倒把何进给挤了开去。接着张让又给张扬介绍那肤色微黑的人为赵忠赵侯爷,赵忠微微牵了牵嘴角,算是打过了招呼。
不过张扬面对这两个权势熏天的大人物,见众人都敬畏的看着张让和赵忠,但他却没有什么压力,只是毕竟背后还有何进和周围众大臣紧盯着看着呢,他一个小人物可两边都得罪不起啊,不过他脑光转的到快,当下改行军礼,口称:末将张扬见过两位侯爷。
不料张让依旧热情不减,甚至伸手拉着张扬的手,问寒问暖道:怎么样这几天在京城还好吗,说起来,咱家和令岳当年还有些交情呢,不想他竟丧生于异族宵小之手,当真令人扼腕叹息呢。说完,摇头叹息不已,甚至眼圈都有点红了,其中张让还有意无意瞄了何进一眼。
张扬一听完张让的话,头不免都大了,他现在还不想得罪何进,不过被张让将了一军,也看的出来这是张让当着何进的面,特意说出来这段往事,纯是在向何进挑衅,甚至不用回头看就知道背后的何进定然是面色难看,何进一派的大臣中已有人轻哼出声。
不过还好张让接下来没有在让张扬为难,只是问了一些日常生活的事情。其实张让并不想让张扬为难,他只是想给何进一个脸色而已,告诉何进,张扬也是他张公公的人。
这时有黄门来通知大家准备上朝,张让则向众人告辞一声,急冲冲的向大殿侧门走去了,因为他需要在旁服侍灵帝刘宏上朝,张扬从众人交锋的中心脱离开来,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当下何进领先走了出去,又吩咐张扬等着听宣。张扬一面俯首领命,一面偷偷看了一下何进的脸色,却早已恢复平静,不由暗中钦佩不已,心道这政治果然锻炼人,连何进这等屠夫出身之辈也能混得不动声色。
不过张扬钦佩之余,却也因此不知何进是否满意自己刚才的言行表现,心中忍不住又忐忑不安了起来,妈的,果然官场不是一般人能待的地方,朝堂更是吃人不见骨头的地方啊。
在大殿外等待的张扬,有些等得不耐烦的时候,终于听外面有黄门大声道:圣上有旨,宣新进胡骑中郎将张扬进见。<b>:<b></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