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征服者 第六十三章 洛阳初来 (为坏糖糖哥的玉佩打赏第三次加更)

张扬估计是何进到了,赶紧长拜行礼。何进笑着摆了摆手,道:免礼免礼。早听说张扬张兴邦英雄了得,威震北疆,不料竟是如此年少,当真是英雄出少年,让人好生羡慕,哈哈。

张扬赶紧恭声道:不敢当大将军厚誉,下官年轻识浅,今后还要请大人多多指点教诲。

何进见张扬年纪虽轻,却长得身材魁梧,英气逼人,又颇为谦恭有礼,还给自己准备十坛千金难买的中华绝代,心里大为高兴。

何进笑着点了点头,指着年长的一人说道:来来来,我来介绍一下,这一位王谦王先生,乃是我府中长史,文名颇盛。又指着年轻的一人道:这一位是王匡王公节,乃我府中掾属,也是出了名的少年英雄,你二人多亲近亲近。

张扬听了,虽知对方官秩不如自己,却也不敢怠慢,赶紧抱拳行礼,二王也慌忙还礼。双方见礼已毕,在何进的示意下,各自落坐。

何进略聊了几句并州的情况,道:兴邦虽久居北地,京里的事想必应该也有所耳闻。现如今宦官当道,把持朝政,蒙蔽圣听,我虽竭力抗争,无奈势单力薄,颇有些有心无力啊。说着轻叹了一口气。

一旁王谦接过话题道:明公何须烦恼,您忧心朝政,独抗阉宦,又不计私利,大力提拔青年才俊,向为世人景仰,有道是得道多助,还怕没有四方才俊之士纷纷来投吗

张扬一听,心知肚明,对方演这出双簧是要自己表明立场。来洛阳以前,张扬已经预计到会陷入到政治斗争的圈子中,他一来自知缺乏政治经验,二来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本已定下了不偏不倚的中立路线,可真的遇上了才知道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不过张扬也有了郭嘉教授的应对之策,当下张扬附和道:王先生说的不错,大将军为国尽忠,在下虽是一介武夫,却也向来是景仰不已,今后若有征战讨逆之事,请大将军只管吩咐,在下义不容辞。

张扬的话虽然说得慷慨激昂,却也暗留余地,摆明了自己只管打仗,以后你何进要干什么,我可和你没什么关系。

何进却似乎没有听出张扬的话外音,又或者他对张扬的期望本就只有这些,总之,显得很高兴,笑着道:兴邦果然是忠义之士,不枉我在圣上面前大力推荐。顿了顿,又道:如此,过几日,兴邦就跟我一起进宫陛见。兴邦初到京城,多有陌生,这几日也不忙去营中视事,公节交游颇广,就让他陪你在城里多转转吧。

张扬听了,称谢不已,又对王匡道:有劳王大人了。王匡忙笑道连称不敢当。

又聊几句,张扬告辞,何进也不挽留,当下由王匡陪着去办理报道手续。

一番忙碌已毕,王匡拱手问道:不知中郎将大人暂居何处明日早朝后,在下定当在那里恭候大驾。

张扬早知道王匡,是历史上第一个发言反董的诸侯,也是为忠义之士,年轻时的王匡与当时清流派名士蔡邕蔡文姬的父亲的交情要好。本身不吝啬财物,热衷地将金钱大量的施舍他人。因为这些事迹而使他闻名天下。

当即张扬笑着道:王兄何必如此客气,就叫我兴邦吧,小弟和王兄一见如故,愿与王兄兄弟相称,不知能否高攀

王匡一愣,不过他本也是豪爽任侠之人,当下喜道:哪里哪里,是我高攀才是,兴邦兄豪爽英雄,公节敢不从命。两人相视大笑,又约定他日见面,张扬方告辞而去。<b>:<b></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