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壶关城修造得坚固无比,又有汾水的一个支流作为屏障,这城早就保不住了。好在后方是冀州土地,粮草之类供应可以保障,让张扬稍稍放了点心。
不过局势依然不容乐观,最大的问题还是兵力不足,士兵得不到补充和休息,使得战斗力大打折扣,城墙的受损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一旦出现了漏洞,让敌人突进了城里发挥出人数优势,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接着甘茂又问道:张将军,不知丁大人的大队人马什么时候能到
张扬抬头看了看甘茂满脸期待的脸色,虽然不愿意打击他们的信心,却也不得不实话实说:这个在下也不知道,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暂时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了。
见甘茂听了都是一脸掩饰不住的失望之色,张扬忙打气道:两位大人且请宽心,援军既然已经出发,早晚都会到的,何况壶关城防坚固,白波贼要想攻进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再说我这次带来的两千精骑人数虽少,却个个都是能征贯战的精锐。放心吧,有我和奉孝在,决不能让贼人踏入壶关一步
甘茂这才一惊,看了郭嘉一眼,连一旁沉默不已的李思成也看了过来,他们也耳闻郭嘉郭奉孝嗜酒如命,风流不羁,但却智谋无双,没想到既然被张扬请来了,不禁暗暗称奇,又听张扬说得甚有信心,心里也不由稍稍踏实了些,当下甘茂拿出了兵符印信,要正式将军事指挥权转交张扬,非常时刻,张扬也不和他们客气,伸手接了过来,毕竟一座不容二主,否则就会出现指挥上失调。
接下来张扬又请甘茂负责粮草物资的调集,李思成则维持城内治安,考虑到城内逃进来不少豪强地主,这些人多半会有自己的私兵护卫,张扬便请二人设法去征集,虽然不指望能有多少,不过那些人多半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论战斗力比壮丁老百姓要强多了,甘茂二人也一口答应了。
匆匆用过早饭,天光已经大亮,张扬和郭嘉也顾不上休息,急急忙忙赶往南城楼。
张扬自知自己缺乏指挥守城的能力和经验,因此张扬将兵力配置和守城器械的调整全都交给了郭嘉和典韦负责,并让赵云负责训练临时征集的壮丁,也不指望他们能上阵厮杀,只需知道如何拉弓放箭,如何听从号令投掷火罐檑木,如何躲避对方的箭矢就行。
至于他自己,索性就全身贯甲,再让郑龙扛着他那把标志性的亮银枪跟着,在城墙上到处走动巡视,不时停下来给士兵和助守的百姓们鼓气。靠着耀眼的兵亮银枪、器宇轩昂的身材、自信的语气以及时不时故意发出的朗声大笑,所到之处都是彩声一片,不知不觉中大大提升了守军的士气。
张扬转了一圈后回到了南城墙,郭嘉和典韦忙得人影不见,他一个人站在城垛口眺望远处敌人的军营,虽然脸上勉强保持着平静,心里却是直叹气。
连日来不断受到的冲击对城墙等防御设施的破坏程度超过了张扬的想象,很多地方外面的条石已经被撞破,露出了里面的土墙体。好在从历史记载和士兵的叙说中张扬知道对方还没有投石机那样的攻城利器,要不然他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好了。
另一个让他担心的问题就是士兵的状况。刚才这一路上,随处都可以看见神色疲惫抓紧时间休息连饭也顾不上吃的士兵,而且几乎将近半数身上多多少少带了点伤,更糟糕的是,据他的观察,这些州城士兵的军事素质不仅不能和他的虎卫相比,就是和以前的杨家庄丁相比都比不过。
东汉自光武建国以来,为了节省军费开支,以及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基本上都是采取了强干弱枝的军事制度,除中央军和边防部队以外,地方州郡士兵的军事训练水平普遍很差,虽然比后世宋代的厢军要好些,也是好极有限。
这么做的弊端,在黄巾起义时其实已经暴露得非常明显了,面对蜂拥而来的反叛军,各州郡地方上的官军几乎都是一触即溃。对于这些,张扬不是不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实际碰到了却着实是件让人头疼的事。
唯一可以让赵云满意的是士兵们的士气还不错,毕竟守军多是壶关附近州郡的子弟,保护的是家人乡亲,人人都有拼命之心。再则,听说白波贼大多是由流民构成,想必战斗力同样有限,这让张扬稍稍定了定心。
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快到晌午了,城外的敌营却依然没有动静。
张扬不禁感到有些奇怪,难道是敌人被昨晚的突袭打怕了,还是对方正在筹划更强大的攻击他宁愿相信是前者,不过理智却告诉他多半是后者,这让他的心情更加忐忑不安了起来。<b>:<b></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