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征服者 第三十六章 收服黑山军 (为打赏和给金钻的兄弟们加更)

这次到是让郭嘉有点意外,张燕的分析往往虽不深入,但是非常在理,而且直接命中要点,郭嘉心中暗想,张兄弟若能收下这二人,再加上他发现山寨里的黑山军少说也有近万,对于张杨的发展大有益处。想到这里,他目视了一下张扬。

张扬也正好看到郭嘉朝他望来,想了想,明白了郭嘉的意思,便开口对典韦和张燕说道:二位在黑山,不知道二位今后有何打算

典韦放下碗,说道:我,黑山做个大头目,每日喝喝酒,吃吃肉,无聊了就下山打劫一番,日子过的也算舒坦。就是没有高手过招,没有机会冲阵杀敌,久而久之不免废下了这一身的功夫啊。说着也是想到了一些往事,自斟自饮起来。

典韦将军和张燕将军如此神勇过人,在黑山虽然潇洒舒坦,但终究是埋没了大才。张扬饮了一口酒,装作很随意的感慨道。

张燕是个明白人,他见张扬说出此话,知道张扬可能有意招揽自己,心中盘算了一下,张扬新星崛起,又有猛将赵云和谋士郭嘉二人相助,而且身份又是冀州北部的三大家族杨家的家主,具有实力和收入颇大的产业啊,而且张燕知道能被郭嘉郭奉孝看上的人一定不差。关键是张扬刚刚十七岁,这次又被朝廷任命为讨虏将军,可谓前途无量啊。

再看张扬的气度看本事,日后的发展形势还是很好的,幽州刺史刘虞、河内郡太守王匡先后派人来招降,但是张燕对那二人早有所闻,碌碌无为,到不如眼前的张扬年轻有为,想到这里,心下已经决定了。

张燕看向张扬和郭嘉二人说道:张将军,我张燕是个武夫,但也颇有心智,我之所以建立黑山军,就是想让这些穷苦百姓有口饭吃,谁愿意生来就当山贼土匪呢

说到这里,张燕看了看周围的手下,又望了望典韦,接着说道:张将军,黑山军愿意投入您的麾下,冲锋陷阵,在所不辞

典韦看了看张燕,其实典韦就是一个大老粗,虽然他是大哥,不过平时都是张燕在拿捏注意,他想了想,其实也不想一辈子做山贼,也跟着说道:好,张燕决定了,我这个作大哥的又怎么会反对兄弟的意愿,我老典是个粗人,若蒙不弃,也愿归顺将军。说着典韦、张燕以及周围的黑山士兵都跪了下来。

高声喊道:参见主公

啊,诸位请起,我张扬今日得二位将军,以后,二位将军就是我近卫大将。张扬大喜,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收了这两个大将。

谢主公。

好,那我就借花献佛,大家喝了张扬举起了酒碗。

当夜张扬十几人便在黑山山寨过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黑山大寨,张燕正在向张扬和郭嘉介绍着黑山军的情况现在黑山共有人员一万有余,其中士兵三千余人,家属七千余人,粮草约可支持半年,金银珠宝这几年堆积了不少,也够支持一两年的开支,士兵的装备都是从临近的城镇或购或抢而来,虽然混杂,到也颇有样子。

张扬很喜欢张燕这一点,做事情没有拖泥带水,直入主题,而且言简意赅。

张扬和郭嘉商量了一下,二人都觉得黑山山寨养这么多人不是办法,一是没有粮草,二是他们没有正规身份。

何况杨家庄需要起码三千人的建设,而那些黑山贼虽然是贼寇,但都是逼不得已才做的贼寇,其实他们也都是老实憨厚的百姓,此刻他们既然有心归顺,正好可以叫他们去杨家庄定居。

和郭嘉谈定,张扬便对张燕说道:好,这样吧,俗话说,兵在于精,不在于多,传令下去,山寨人员将分成三拨,第一拨:留下两千士兵和他们中的一些家属大约五千余人暂留黑山山寨;第二拨:其余三千家属和一千士兵带上我的信件,先后分十批,去杨家庄找沮授,进入杨家庄安居,第三拨:一千最精锐的士兵跟随我出征。如果他们想要离去,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银两,还让他们可以安家;留下的而留下在黑山寨的士兵,他们的家人也要给足赡养,再为留下的士兵准备整齐的铠甲,我们要逐步建立自己的势力,要有自己的旗帜和装备,诸位明白了吗

是,属下遵命张燕拱手答道。

当日,精简士兵的工作完成,黑山士兵皆感张扬的恩德,均不愿离去,张扬也不勉强,按照之前的规定,赶往杨家庄。最后在黑山寨留下了两千人马和三千他们的家属暂时留守黑山寨,张扬给他们承诺,等自己凯旋之后,多则一年,少则四个月,一定也让他们去杨家庄定居。

由于将在外,可以临时任命一些官职,因此当日张扬便任命赵云为行军先锋,张燕和胡车儿副之,拜郭嘉为军师,掌管内外事务,士文负责粮草和后勤装备。

接着从部队中暂时选出一百最精锐士兵作为自己的行军近卫,近卫全副黑甲黑马,号甲骑卫,任命典韦为近卫将军;张扬很满意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那黑压压的一百甲骑,身披黑铠甲,手持大马槊,左右腰悬挂诸葛连弩和青铜铁剑,散发着一股慑人的杀机,再加上煞气十足的猛将典韦带头,他相信有一天甲骑卫将会威名天下,令三国,乃至世界的其他铁军颤抖。

完美解决黑山寨的招抚事宜后,张扬觉得自己不能再黑山待得太久,害怕壶关被攻下来,到时自己肯定会被朝廷以拖缓行军,救援不及降罪。遂命令张燕和胡车儿留守下来,统率余下的黑山部众。他则带着赵云,郭嘉和典韦,士文,以及两千的骑兵继续赶往壶关救援。<b>:<b></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