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征服者 第十七章 风雨欲来

给他地位杨权先是一愣,忽然省起你是说,联姻

正是。

沮授肯定地点了点头,接着解释道:任他张扬如何英雄过人,毕竟出身低微,这世道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身份地位,要想出头难如登天,而在这中山国郡一带乃至整个冀州北部,要论家世地位又有谁能比得上咱们杨家只要他张扬稍有些头脑便自然会懂得该如何选择。而对于我们杨家来说,目前缺少的正是象张扬那样又有武力头脑又清楚的统兵大将,若主公真想重用此人,只有通过联姻的方法将他和我们杨家绑在一起,非如此不足以使他归心,非如此不足以使主公放心用他。当然了,张扬出身是低了一些,不过这岂不正好体现出主公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吗

顿了顿,沮授见杨权仍有些犹豫,心知他是因为杨志的缘故,这事涉及到杨家的家事,他身为杨家的客卿不便多说什么,因此转首又朝杨炎使了个眼色。

破坏杨志联姻的企图,减少将来继承家业时的麻烦,乃是杨炎和沮授的共识,更何况还可以借此拉拢到一个可靠有力的臂助,杨炎对此自然是打心底里赞成,当下忙出言附和道:爹,先生说的有理啊此事关系到我们杨家的家族利益,想二叔也不能不以家族利益为重。再说,这中山国郡有身份地位的豪族也不止我杨家一家,孩儿听说城北丁家的丁墨就对张扬颇有兴趣,丁家可是向来喜欢搞联姻这一套的,咱们可不能让别人得了先手啊。

杨炎最后的话显然刺激了杨权,他想了一想,终于下定决心道:也罢,此事就这么定了。不过,关键是先要摸清张扬本人的态度,此事就交给炎儿你了。

杨炎大喜,忙低头领命。

这时杨权转头又对室内其他三人道:此事未定以前,谁也不许漏出去一点风声,尤其是二老爷那里。杨福杨才以及杨安国忙点头应是。

然而,世上总没有不透风的墙。

是夜二更,东院书房内,杨志无意识地转动了一下手中的酒卮,微微有些发呆。

大哥杨权终于打算不顾自己的意见,将女儿嫁给外人了。以杨志对杨权的认识,象这种涉及到家族利益的事情,一旦被他决定了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除非那个幸运的小子拒绝这个落到头上的好事,不过杨志根本就不相信这世上会有哪个平民会放弃这样一个进身士族豪门的机会。

而如果这桩政治联姻成功的话,那么杨志原先设想的通过联姻方式以相对比较平和的方式进行夺权的计划就根本无法再实施下去了。

很难形容杨志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心情,是愤怒,是遗憾,还是些许的兴奋,又或者是紧张。

终于还是免不了要硬干了吗杨志不禁微微苦笑了一下。

自小起,杨志就对兄长杨权有一种难言的感情,既有尊敬、畏惧,也有嫉妒和愤恨,特别是从他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可能通过正常的渠道登上家主的宝座那一刻起,后者就更是占了上风。

当然,杨志是个很谨慎的人,因为他深知自己处于绝对的劣势,不管在实力上还是在道义上,但这并不足以让他放弃。没有人知道,杨志和善平和的外貌下其实有着一颗异乎寻常的执着和顽强的心灵。

不成功,勿宁死杨志一直是这么告诫自己的,他现在也决心这么去做。

而张扬并不知道自己一次意气用事下的出手竟成了一场后果难料的冲突导火索,事实上最近一两天来他的心情一直都很愉快。

首先是自赛马大会以来,孔大人对他破格提拔,之后越发看重,不仅出重金为他打造了一杆亮银枪,而且又将他升为了中军参军,这是一个类似现代军队一个团营参谋长的角色,可以在主帅不在时代理军事指挥权。

本来这样一个职位多只见于正规军阵的编制中,但自黄巾之乱以后中央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微,东汉的太守本就因为兼领地方军政,权力极大,如今更是可以公然在地方上按自己的意愿编制军队,因此设立一个职位自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中山国郡没有太守,只有国相总理大权。

这任命让张扬心中大喜,要知道乱世即将到来,军队才是活命的保障。当然,在他大喜的同时,头疼的事也有,比如突然间蜂拥而来的做媒大军。<b>:<b></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