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坐在替补席上,穿着长袖外套,看着球场上摆开阵势的两支球队,巴塞罗那依旧穿着他们的主场球衣,而皇马则是穿上了白色球衣。
本场角逐的主裁判伊图拉尔德是一名四十三岁的国际级主裁判,执法履历很富厚。
一声哨响之后,角逐正式开始。
嘘声和欢呼声交织,充斥着整座诺坎普球场的上空。
皇马率先开球,并迅速回传到了后防线。
很快,皇马后场的拉莫斯直接一个长传,将球送到了前场。
伊布拉希莫维奇抢到了第一落点,头球顶到了右路。
罗本右路甩开阿比达尔,传回到了中路,卡卡接球前一个漂亮的假行动,骗过了布斯克茨后,将球送回到了罗本的脚下。
荷兰人跑出空挡,斜传身后,去找伊布拉希莫维奇,而自己却被冲过来的阿比达尔绊倒。
伊布拉希莫维奇没能从普约尔和皮克的左右夹击下抢到球,但主裁判却鸣哨示意阿比达尔犯规,这时候角逐才举行了到第十秒。
阿比达尔被警告,皇马获得了一次右路的定位球时机,由麦孔快速插上传中,伊布拉希莫维奇打出了全场角逐的第一脚射门,但却偏得有些离谱了。
……
随着角逐的开始,杨阳也在逐渐视察着对阵双方的排兵布阵。
瓜迪奥拉显然也是知道,今晚这一场角逐皇马照旧会以防守还击为主,所以他坚决接纳了防线前压,在中场囤积重兵,双方主要的战场照旧放在中线偏皇马半场这一块。
巴塞罗那看似四三三,可实际上,阿尔维斯的位置却很靠前,更像是一名边前卫,甚至是边锋,这就让大卫席尔瓦不得不更多回撤加入防守。
杨阳也开始明确贝尼特斯的盘算,自己没法上,迪玛利亚速度虽然够快,但逼抢压迫和回撤防守的意愿却不如大卫席尔瓦,而且大卫席尔瓦在压迫下的拿球和出球能力很强。
布斯克茨依旧照旧充当球队的组织焦点,梅西起劲回撤,巴塞罗那的控球基本上就是以这两人为前后点,以哈维跟伊涅斯塔为两侧,形成了一个传控球方阵。
当梅西回撤的时候,右路的佩德罗会主动往前,直接压制皇马的后防线,面临佩佩和马克斯韦尔,这时候阿尔维斯一定会再往前,占据佩德罗所留下的边锋区域。
皇马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贝尼特斯让大卫席尔瓦起劲跟防,否则的话,阿尔维斯在这一块就能够迅速跟佩德罗和梅西形成配合,制造人数优势,打出空档。
为了停止巴塞罗那的右路和右肋的攻势,皇马的防守也不得不往自己的左侧倾斜,而杨阳这时候则注意到,比利亚的位置一直都是在禁区前沿的左肋一带,耐心地期待时机。
伊涅斯塔位置靠后,但也是在这一块区域。
很显然,只要球从右侧传出来到左路,两人就能够迅速形成配合。
不外,皇马在这一侧也留下了麦孔跟哈维阿隆索,再加上巴塞罗那更倾向于进攻肋部,反而是左边后卫阿比达尔的边路进攻能力并不精彩,又需要忌惮速度奇快的罗本,所以防守压力并不大。
马斯切拉诺跟哈维阿隆索的这一对双后腰的作用在巴塞罗那传控球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他们会随着皮球所在的区域,转移自己的位置,最大限度地掩护防线,增强对肋部的防守。
上个赛季的第二场角逐,皇马接纳了三后腰打法,对肋部的防守效果很是显着。
一年半的打磨和调教,皇马的区域盯人防守体系已经成型,任凭巴塞罗那如何传切配合,如何交织换位,皇马的防守都能够有效地停止住空间,不轻易给对手时机。
巴塞罗那看似控制着球权,但实际上真正获得的起脚射门的时机却很少,显然对皇马的逼抢压迫也是很不适应,尤其是到了第十五分钟,皇马断球后,交给了右路的麦孔。
巴西右边后卫一路高速带球前插,推进到了禁区前沿,抽射打在了皮克身上,随后卡卡一脚抽射,被门将巴尔德斯扑住。
而巴塞罗那的第一脚射门发生在第十八分钟,那是一次角球时机,皮克力压佩佩头球攻门,但没能制造威胁,稍稍偏出。
巴萨前面近二十分钟,控球率高达百分之七十,皇马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但射门次数却是三比一,皇马的防守看起来照旧要越发严密一些。
贝尼特斯已往一年半的调教,尤其是对防守端的调教,照旧相当乐成的。
杨阳虽说是坐在场边,但却有幸见证了两位当世顶级名帅之间的斗智斗力,他感受受益匪浅,同时又很是佩服。
两支球队都存在着很强的容错率,巴塞罗那依附的是球队强大的传控球能力和高位逼抢压迫,皇马则是依附着严密的整体防守体系的球员的团队协作。
而这一切都是建设在大规模的跑动的基础上。
这应该也就是贝尼特斯赛前为什么会说,要球员们拼到七十分钟力竭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