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户荣升想要捐出全部身当为荣老夫人增加功德,被师父拒绝了。两人脸色灰白,相互搀扶着下山了。
这位叫做黄的香客却捡起背篓里的书问道,“这本经书已经被翻烂,可见经书主饶诚心,大师为何不能发发善心,安慰安慰那位老妇人呢?”
他的师父没有回答,他主动开了口,“这六道互相轮转,而不休息。为什么?是因为在随时随地发生了妄想、妄见,就造了业;在什么地方造出什么事情,就在轮回里受什么果报。荣老夫人自然要因为自己的造的业造的事受相应果报。”
虽然他并不清楚这位眉目看起来还算慈祥,打扮也质朴的老妇人造了什么业障。
“既然佛不能拯救世人,不能消业,世人又何必礼佛?”香客再问,他被问倒了,挠了挠自己刚剃没多久的光头,把求助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师父。
师父双手合十看向殿里供奉的如来佛祖,悲悯道:“佛法微妙精深。在佛法里边,不觉得得到佛法的好处;处在佛法的外边,也觉不出来有什么坏处。可是在佛教里边,你一分功,一分果,丝毫不错。佛教里头也是最自由的,也是最平等的,绝对没有一种偏袒。由这“一切众生”,包括饿鬼、地狱在内,如果你发心修佛道,你再坏的人,都可以成佛;你再坏的畜生,也都可以成佛的。怕就怕不诚心。”
外地香客略微思索了一瞬,突然笑了起来,感谢道:“今日承蒙大师指点,许多疑惑顿消。”
香客往山下去了,他却望着他的背影呆住了,因为他竟然在这位香客身上看到了一团紫云之气,这是他未曾从他人身上看到过的。
他当即跑去找了自己师父,告诉了自己的见闻,师父告诉他,此位香客日后当贵不可言,回来还愿,你可让他以金身重塑寺内菩萨。
他当时还没能明白师父话中深意,直到今日再次见到这位香客。他也愈加佩服起自己的师傅来。
“师父,那这位香客真名真的叫做黄吗?”徒弟挠着自己光头,把求助的眼神望向了自己。
空智爽朗一笑,摸了摸自己爱徒的光头,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王土之内的,该是什么人啊?”
徒弟站在原地思考了许久,最后敲了敲自己的额头,如梦初醒般叫了出来,“万……”
“嘘”空智竖起食指,轻声道,“佛家净地,切勿喧哗。”
徒弟明白了其中关键,欢喜地地跑了出去。
空智没了看书的心思,放下了经书,准备四处走走静静心,正好路过闻经阁,听到妙言大师正在给庙里的弟子们讲《嘉泰普灯录》里的“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一句。
他闭上眼,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自己师父还在的时候。
“师父,这句佛经有什么禅理啊?”
“这句啊,的是月如佛性,千江如众生,江不分大,有江就有月。人不分贵贱,有人就有佛性。佛性自在人心,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在。佛性无所不在,道亦无所不在。“
“那这和云和人和佛和道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他当时问,师父却望了一眼他,摸了摸他的头,道:“日后你自会明白的。”
”如佛心,是本性,是镜台,云可看做物欲,是烦恼,是尘埃。万里无云,便是万里晴,物欲烦恼尽去,佛心本性自然展现,尘垢除拭,明镜自然恢复光明。”
妙言大师见着立于窗口的他当场悟道了,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