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之英雄无双 第三十八章 袁尚争锋

曹操说:“此是城中无粮,教老弱百姓出降,后必有兵出也。”操教张辽、徐晃各引三千军来,伏于两边。操自乘马、张麾盖至城下、果见城门开处,百姓扶老携幼,手持白旗而出。百姓才出尽,城中兵突出。曹操教将红旗一招,张辽、徐晃两路兵齐出乱杀,城中兵只得复回。操自飞马赶来,到吊桥边,城中弩箭如雨,射中操盔,险透其顶。众将急救回阵。操更衣换马,引众将来攻尚寨,尚自迎敌。时各路军马一齐杀至,两军混战,袁尚大败。尚引败兵退往西山下寨,令人催取马延、张顗军来。不知曹操已使吕旷、吕翔去招安二将。二将随二吕来降,操亦封为列侯。即日进兵攻打西山,先使二吕、马延、张顗截断袁尚粮道。尚情知西山守不住,夜走滥口。安营未定,四下火光并起,伏兵齐出,人不及甲,马不及鞍。袁尚军大溃,退走五十里,势穷力极,只得遣豫州刺史阴夔至操营请降。曹操佯许之,却连夜使张辽、徐晃去劫寨。袁尚尽弃印绶、节钺、衣甲、辎重,望中山而逃。

曹操回军攻冀州。许攸献计说:“何不决漳河之水以淹之?”曹操听其计,先差军于城外掘壕堑,周围四十里。审配在城上见操军在城外掘堑,却掘得甚浅。审配暗笑道:“此欲决漳河之水以灌城耳。壕深可灌,如此之浅,有何用哉!”遂不为备。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士并力发掘,比及天明,广深二丈,引漳水灌之,城中水深数尺。更兼粮绝,军士皆饿死。辛毗在城外,用枪挑袁尚印绶衣服,招安城内之人。审配大怒,将辛毗家屋老小八十余口,就于城上斩之,将头掷下。辛毗号哭不已。审配之侄审荣,素与辛毗相厚,见辛毗家属被害,心中怀忿,乃密写献门之书,拴于箭上,射下城来。军士拾献辛毗,辛毗将书献曹操。曹操先下令:如入冀州,休得杀害袁氏一门老小;军民降者免死。次日天明,审荣大开西门,放曹兵入。辛毗跃马先入,军将随后,杀入冀州。审配在东南城楼上,见曹操军已入城中,引数骑下城死战,正迎徐晃交马。徐晃生擒审配,绑出城来。路逢辛毗,毗咬牙切齿,以鞭鞭审配头说:“贼杀才!今日死矣!”审配大骂:“辛毗贼徒!引曹操破我冀州,我恨不杀你也!”徐晃解审配见曹操。曹操说:“你知道献门接我者是谁吗?”审配说:“不知。”曹操说:“此你侄审荣所献也。”审配怒道:“小儿不行,乃至于此!”曹操说:“昨日孤至城下,何城中弩箭之多呢?”审配说:“恨少!恨少!”曹操道:“卿忠于袁氏,不容不如此。今肯降我否?”审配说:“不降!不降”辛毗哭拜于地道:“家属八十余口,尽遭此贼杀害。愿丞相戮之,以雪此恨!”审配说:“我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不似你辈谗谄阿谀之贼!可速斩我!”曹操教牵出。临受刑,叱行刑者说:“我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乃向北跪,引颈就刃。后人有诗叹曰:“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命因昏主丧,心与古人参。忠直言无隐,廉能志不贪。临亡犹北面,降者尽羞惭。”

审配既死,曹操怜其忠义,命葬于城北。众将请曹操入城。曹操方欲起行,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曹操视之,乃陈琳也。曹操谓之说:“你之前为本初作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来讨伐我,但罪状里说我可以;那为什么辱及祖父呢?”陈琳答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曹操杀之;曹操怜其才便说:“算了。”曹操让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所作。

曹操进兵围困邺城。袁绍的同族袁春卿是魏郡太守,正在城里,他的父亲袁元长住在扬州,曹操派人把他接了来。

董昭写信给袁春卿说:“听说孝敬父母的人不离开双亲去谋取利益,仁慈的人不忘记君上去徇私情,有志之士不趁动乱之机侥幸取利,明智的人不行诡异之道而给自己招致危难。您的父亲过去因逃避国内动乱,向南游到百越,并非有意疏远骨肉之亲,在吴会乐而不返,明智的人深深懂得这一点,也许只有这样做才是正确的。曹公哀怜他坚守自己的志向,清廉恭敬,离群索居,没有伴侣,所以特意派遣使者前往江东,有时是迎接,有时是陪送,现在马上就要到了。即使您现在处在最平安的地方,依从的是有德重义的主人,又占据有泰山一样坚固的地盘,过的是仙人一样的日子,从道义上说,都还应该背弃那边,面向这里,舍弃百姓,奔向父亲。并且过去邾仪父与鲁隐公盟誓,鲁国人赞美这事,却没有记载他的爵位,可见王室所没有任命的,爵位之尊就不能实现,是《春秋》的义旨。何况您今天所依托的是一个危难动乱的地方,所接受的是一些假造不实的命令呢?假若你与那些作恶的人为伍,而对父亲却不加体恤,那就不可以谈论什么尽孝了。忘记了祖宗所居住的本朝,安于不是正统的奸邪的职位,实在难说是尽忠,忠与孝都被废弃,更难以说得上是明智。再说过去曾被曹公所尊敬地征召,现在却亲近族人而疏远生父,以所寄托之处为内而以王室为外,留恋不正当的利禄而背叛知己,不去追求福祚而却走近危亡,放弃明正大义而接受奇耻大辱,不是很可惜吗?如果能够幡然悔悟,改变立场,奉戴天子,侍养老父,委身于曹公,那就能忠孝不失,荣耀的名声显扬天下了。您应留心计议,尽早决定妥善的谋划。”邺城攻克后,董昭被任为谏议大夫。

邺城被攻克前,牵招被袁尚遣至上党,督运军粮,未回而袁尚已经败走中山。牵招认为并州左有恒山作为天险,右有大河可以固守,又拥兵五万,北边有强大的胡人,所以劝高干把袁尚迎过来,联合起来应付时变。高干非但不用其计,反欲加害。牵招闻讯,偷偷潜去,牵招因道路被阻不能回到袁尚处,转而投奔曹操。

高干被迫投靠曹操,堂弟高柔也跟随曹操。

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各游牧民族部落纷纷依附。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将声姿高扬、眉目疏朗的崔琰召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时,崔琰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贺,曹操却扮作侍卫模样,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

接见完毕后,曹操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说:“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侧捉(握、提之意)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是为真英雄也!”

后来,人们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谓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代人捉刀的成语由此而来!

平定冀州后,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广阳顷王刘建的儿子西乡侯刘宏的后代,刘放曾在郡中担任纲纪官员,被举为孝廉。时值汉末大乱,渔阳王松割据本土,刘放前去依附他。刘放劝说王松说:“过去董卓倒行逆施,英雄同时起事,拥兵自立,擅自发号施令,只有曹公能够拯救危乱的局面,拥戴辅佐天子,尊奉朝廷的辞旨讨伐罪逆,所向披靡。就说袁绍、袁术那么强大,守则淮南的冰都融化了,战则在官渡大败;曹公乘胜前进,势如席卷,必将扫清河北地区,威权与刑罚已经结合,事情的大势就显现出来了。快些到达的总会得福,落后臣服的先就要灭亡,这是等不到整天奔走趋赴就会到来的时运。过去黥布放弃为王的尊贵地位,执剑归依汉朝,确实是懂得兴盛衰败的法则,明了归依叛离的命运的举动。将军您应该投身于曹公,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他,用优厚的礼物去与他结交。”王松照着他的意见去做了。恰逢常常在南皮县讨伐袁谭,写信召唤王松,王松献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城,归附了太祖。刘放替王松写了答复曹操的信,文辞很是华丽。曹操既很赞赏,又知道了他劝说王松的那番议论,因此征召了刘放为官。

公元205年(建安十年),刘放和王松一起到达曹操处,曹操十分高兴,将此事比作“班彪依附窦融而劝河西归汉”,任命刘放参司空军事,历任主簿记室以及郃阳、祋祤、赞县三处县令。

建安十年(205年),赵犊、霍奴等杀幽州刺史、涿郡太守。三郡乌丸在犷平攻打鲜于辅。八月,曹操率军救援犷平。高干见曹操后方空虚,准备举兵叛曹,于是询问名士仲长统的意见,仲长统说:“你有做大事的志向却没有做大事的才干,喜欢招揽士人却不善于选择人才,这就是您要十分戒备的事情。”高干向来自视很高,没有采纳仲长统的意见。不久以并州反叛,擒拿上党太守,举兵拒收壶关口,并密谋派兵攻打邺城,但被荀衍发掘,以失败告终。

曹操派乐进、李典率军征讨,乐、李二将虽然连斩斩首,但高干顽强固守,故而壶关久攻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