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梅只得带着疑惑去了后罩房,准备传达孟瑶要缩减开支,解雇粗使媳妇子的意思。她先走到洗衣房门口,把话讲了一遍,不料话音刚落,就听见贺老太太的声音从墙角里传来:“济礼媳妇这是要逼死我呀,我才找了个顶工的活儿,她就不工钱了。”
知梅惊讶地朝声音来源处看去,只见贺老太太坐在个小板凳上,两只袖子高高挽起,面前还有一大盆泡好的脏衣裳,似是刚洗了一半。洗衣房的管事媳妇忙走过来解释道:“有个粗使婆子临时有事要回家,老太太便自告奋勇来顶工,我苦劝一番,她却说我这是拦着她赚钱,倒把我骂了一顿。”说完又凑到知梅耳边,悄声道:“听说是老太太欠了小言的钱,急着还债,才跑来替人顶工洗衣裳,好拿这一份的工钱。”
知梅点了点头,看来贺老太太是为了还小言的银子,向孟瑶预支月例不成,才跑到后罩房来赚钱,也真是难为她了。不过她若事先不作恶,便自有儿子媳妇孝顺,岂又会落到向丫头借钱度日的地步,说到底,还是自作自受。
虽说贺老太太不值得人同情,但她所欠的钱,却是小言的,知梅为了小言着想,还是提醒贺老太太道:“老太太,你不消着急,雇来的粗使媳妇子明日才辞退呢,你这会儿洗的衣裳,还是能领到工钱的。”
“早说嘛,你这妮子。”贺老太太一听,又高兴起来,埋头继续洗衣裳。
知梅望着贺老太太摇了摇头,继续去各处传话,听得惊讶声抱怨声一片。惊讶的,是雇佣来的粗使媳妇子,抱怨的,则多半是那些往后需要分担粗使活计的三等丫头婆子们。
知梅将那些抱怨的人默默记在心里,回来向孟瑶禀报,还不忘把贺老太太在洗衣房顶工的事描述了一番。
对于贺老太太屈尊到洗衣房顶工,孟瑶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她本就是在乡下做惯了活计,又没有甚么尊卑上下之分的人。至于那些抱怨的丫头婆子,孟瑶也并未作出处罚,只是让知梅将她们的名字记下来,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
知梅直称孟瑶太过宽宏大量,道:“不过多做点子活儿,她们就怨声连天,这还得了,大少夫人怎么不罚她们?”
“要是放在往常,我早罚了,不过如今这时节,家里多些刺头,反而是好事,我留着有用处的。”孟瑶掩嘴而笑,但任知梅怎么问,就是不说缘由,神秘得很。
知梅只得再次带着疑惑退下,去寻纸头记下那些抱怨之人的名字。
第二日,孟瑶照着花名册,给雇佣来的粗使媳妇子们了最后一次工钱,从此解雇了她们。这些媳妇子们排着队,挨个上第二进院子领过钱,回家去了。孟瑶钱到最后,惊讶现,末尾还有一人,却是贺老太太。
贺老太太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对她道:“济礼媳妇,家里一下子辞退了这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