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电视台的那些花花事儿 第六十五章 冰敬·炭敬·年敬

“哎呀,那你这几年下来,光这香水钱,也够普通人家买辆车开了,看来你家老爷子还真不是一般的有钱呀。”艾高开玩笑地说。

艾高与几个班子成员几乎同时到达了小会议室,看来大家都觉出了事情的严重性,一刻都没有耽误。

事情还真的挺严重。

于金龙脸色凝重,跟大家通报了事情始末。

原来,今天有人在昱城论坛发帖爆料,称自己在吉安县电视台捡到了一份题为《春节走访方案》的送礼名单,并将名单贴图上来。这份看起来皱皱巴巴、明显被撕碎过又拼接起来的名单,分为中央、省城、昱城、兄弟县区、本县、局机关六部分,涉及了从县区到市省部委四级广电系统,直接点出名字的就有三十余人,名字后面大都标注了送礼金额,从5000元到1000元不等,省厅以上领导名单后面标注的单位是“份”,有大份、小份之分。

艾高看了眼打印出来的名单,目光先聚集到了昱城广播电视局的那部分:

刘明礼(局长、台长)5000元

于金龙(副局长、副台长) 3000元

……

顾亚楠(局办公室主任)3000元

丁玉芬(局财务科长)2000元

苏东方(局后勤中心主任) 2000元

……

林方亮:(局长司机)2500元。

路奎波:(副局长司机)1000元。

……

名单有些触目惊心,杂七杂八地加起来,不包括搞不明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大份”、“小份”,光标注的现金总额就近十万元了。

艾高匆匆略了一遍,在座的参会人员中,除了没有他自己之外,其他人都榜上有名,按照名单所列,都是应该收到3000元的主儿。

艾高有些奇怪的是,刘明礼的司机小林和自己的司机小路也榜上有名。好笑的是,小林的“标价”竟然超过了一般的部室主任,仅次于台级领导和办公室主任。

里面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名字?艾高既庆幸、也有几分失落,这吉安县电视台是不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呀?不由又扫了一眼名单,看到部室负责人有些对不上号了,就明白了,这份送礼名单不是今年的,应该是以前某个年度的,那时自己还没来电视台呢。

艾高松了一口气,这回儿是真的感到庆幸了,自己既没沾上这事儿,也不是人家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而是自己压根儿没赶上这事儿,天佑我也!

艾高觉得这事儿大了,如果属实,其他人还好说,刘明礼这一次的金额就够受贿立案的标准了,他之上的那些大份、小份的,更不用说了。但于金龙后面说出来的事儿更加严重:

台里发现这个帖子后,立即联系了昱城论坛的管理员,将帖子即时删除了。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这个帖子又出现在了天涯论坛上,在这个号称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中文论坛上,这个帖子甫一出现,就引发了广泛热议,有网友感慨,“这个不会就是传说中的‘炭敬’、‘冰敬’吧?”

“炭敬”和“冰敬”是明清时期下级地方官员给上司冬、夏两季行贿的别称或者雅称。冬季以购置取暖木炭的名义,向上司孝敬钱财,此谓“炭敬”;夏季打着消暑降温的旗号,再次献礼孝敬,此谓“冰敬”。这是中国古代不上台面的官场规矩,也即古代官场“潜规则”。

艾高大学时,曾看到过这方面的介绍,当时还是“愤青”的他对这种现象曾深恶痛绝,没想到二十年后,自己也置身其中。

艾高在心里嘀咕,其实,把这个《春节走访方案》说成“炭敬”、“冰敬”并不合适,应该是“年敬”更为贴切。实际上,现在“炭敬”、“冰敬”已经改头换面成了“秋敬”和“年敬”,一年之中,中秋和春节两个大的节日,走访上级领导已成为昱城各部门公开的秘密,而且走访的范围不仅限于上级领导本人,还包括领导在昱城本地的至亲,诸如父母、兄弟姊妹、岳父岳母、七姑八姨、三叔二大爷之类,各个部门心里都有一份这样的名单。

不过,像吉安县电视台这样,公然把这些事项列成方案,付诸文字的还真不多见,把这种心照不宣的事儿当成一项正经八百的重要工作,有计划、有方案地高调开展,无疑是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