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电视台的那些花花事儿 第五十九章 男欢女爱的味儿

说完,逃也似地一溜烟儿跑了。

大头的反应出乎意料,艾高一怔,随即明白了过来,不禁莞尔,这个鬼精灵的大头,想多了,把自个儿吓到了,自己还真没动这方面的心思。不过,这也是大头的可爱之处,直率,有事不藏不掖,哪怕是床帏之事。

艾高看了看桌上的日历,2月10日,周五。他在这个日期上重重地圈了个圈儿,心里暗暗为自己定了个期限,短则一周、长则两周,一定要让这个事情水落石出,还自己一个清白。

思索了一阵,艾高决定先将目标锁定到新闻中心的记者和播音员身上。新闻中心是他刚接手分管的部门,交接时,于金龙就曾跟他说,这个部门的人员个性强,刺儿头多,不好管。自己正好借这事儿给这些人来个下马威,杀鸡儆猴。再说,自己分管的部门,查起来也方便,省却了与分管领导沟通这一步。

新闻中心是昱城电视台最大和最重要的部门,下设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两个子部门,还附带了一个播音组,有人员近百名。除了两位主任的办公室在九楼外,其他人员的办公室都集中在八楼。

因为有“七上八下”的说法,八楼是各部室都不愿意待的楼层,最后新闻中心的两位主任商量了半天,主动提出将新闻中心的办公室设在八楼,条件是在七楼为两位主任留一间办公室。艾高调来电视台后,两位主任很不情愿地将七楼的办公室让给了这位新来的副台长,去了九楼。

新闻中心里,帅哥美女最多,部门领导又不在同一楼层坐镇,气氛相对活跃,男女间打情骂俏是家常便饭,打着、骂着,渐渐在心里擦出火花、终至激情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的事儿也不是没有。

现在是两会的非常时期,新闻中心的人员、特别是记者和播音员,大都处于“三不管”状态,家里以为他们在台里、台里以为他们在会上、会上以为他们在家里。这种情况下,安全套来自他们中间的可能性就愈发大了。

艾高将新闻部的记者和播音员召集了起来,开了个会。先向大家介绍了情况,其实不用说,大家对这事情都已了解得足够多了,张云鹏就像个不厌其烦的义务宣传员,早已将他发现安全套的经过讲述了不知多少遍。

艾高召集这个会的主要目的当然不是为了介绍情况,而是为了威逼利诱,“这个,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请公安局的同志帮忙,通过dna进行筛查,大家看……”艾高将手边盛着安全套的那个玻璃瓶举了起来,“这个证据保存完好,上面男、女主角的dna应该都有,筛查起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

艾高嘴上这么说,对于dna筛查的事儿,他自己心里其实也没底儿,且不说能不能筛查出结果,就是人家公安局会不会接手,还是问题呢,毕竟这也不是什么事关人命的刑事大案,动用这种成本不菲的先进技术去查这么一个小小的安全套,那不真成了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人家公安局有哪份闲心思陪你玩儿吗?艾高这么说,纯粹是在打心理战,是想先给当事人施加一些心理压力,没准儿他们就绷不住,乖乖投案自首了呢?

“大家不要觉得这是小题大做,这是一起性质十分恶劣的事件,我们是文化传媒单位,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颂扬和倡导正义、鞭挞与抵制邪恶是我们的天职,现在出了这样的事件,对我们的职业分明是一种侮辱,现在传得沸沸扬扬,连宣传部都知道了,这里我也要不点名地批评一下那些津津乐道、热衷于转播这些消息的同志。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你急着把这事吆喝的全城人都知道,是何居心?在这件事真相大白之前,任何人不得再添油加醋地传播,无端猜忌,否则台里将给予严肃处理。”

艾高的话越说越严厉,屋里一下子鸦雀无声了,连人们的呼吸声都清晰可辨,会场的气氛仿佛一个绷紧到极点的气球,随时会“嘭”地一声爆裂开来。刚才那些还在交头接耳地调笑的几个记者,此刻也不敢吭声了。那些认定艾高就是这事儿男主角的人,见他指责传播这消息的人,心里就更加认定艾高这是在贼喊捉贼,企图想瞒天过海,压制住这个事件,心里就抱着一幅看戏的心态,看他是如何自导自演、自编自唱的。

“我呢,在这里,也奉劝这事件的两位当事人,能够主动找我坦白交代,大家应该也都知道,我们的政策一向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主动自首,台里还可以酌情考虑给一个相对宽大些的处理,也可以考虑为当事人保密。否则,定将严惩不贷。另外呢,也欢迎大家积极举报,或者提供线索,打电话、发短信都行,也可以直接来我办公室说,我绝对给你们保密。”

说完这番话,艾高就宣布散会。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艾高边喝水边想,要是自己在新闻中心里有个大头这样的内线就好了,可以及时了解这些人的动态,查起这事儿来就主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