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不想胖得痴肥这件事来说,惟有强烈的信念才能迫使人下决心,只选择对身体健康的食物,让生活不再是种痛苦,甚而避开心脏病的侵袭。当你强烈相信自己是个有能力掌握人生的聪明人时,这个信念就可帮助你度过人生中各种艰苦的时光。
现在你要如何来建立一个强烈的信念呢?第一,你得先有一个起码的信念。其次是你得不断吸收新且有力的依据,以强化这个信念。在此让我们假设你打算从此不再吃肉,要想强化这个决心你不妨去请教吃素的朋友,问问他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改变成这样的饮食习惯?这对他的健康及生活方面造成何种影响?除此之外你还得去找资料,了解动物性蛋白质对人体有什么样影响。第三,给自己找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或自创一个,让自己充分明白若不这么做可能得付出何等代价,并且不断质疑以逼使这个信念达到深信不疑的地步。就譬如说你决心抗拒吸毒,要想建立这样的信念最好的办法,就是绐启己一个对吸毒有强烈痛苦感受的经验,你可以去看这类的影片,甚至更好的作法是亲自去见识受此毒品折磨的人;如果你想戒烟,不妨去拜访医院的加护病房,观察一下患肺气肿而躺在氧气罩里的病人,或者看一看老烟枪肺部的x光照片。诸如上述的经验相信定然能使你建立真正强烈的信念。第四,付诸行动,因为每一次的行动必定会强化这个信念,使你有更强的决心持有这个信念。
怀有强烈信念的人,其信念的建立是因为别人的热情所致,他们之所以相信得那么坚定,乃是因为别人也这么相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个称呼叫作群体现象。当人们对于某件事没有把握时,常常会看周围的人是什么个做法,然而这并不一定真有帮助,因为别人可能是错的。在罗伯特·查丁尼博士所著的《影响》一书中曾举出一个例子,那是个很独特的实验,就是由一个女人在大街上向一位不知情的路人大叫:“救命!有人**!”而旁边另外再安排两位乔扮的路人,对此呼救声不闻不问而依旧往前走去。这名被当作实验对象的不知情路人在听到呼救声时,所作的反应不是立刻前去搭救,而是转头看看旁边的两个人有何动静,可是当他看到的是一脸的漠然,他也就无动于衷。
像这种跟着大家走的群体现象会妨碍一个人的展,而影响最大的群体现象就是太过于相信专家,难道专家就永远是对的吗?我们不妨以医生为例,就在不久之前,一些受过最现代化教育的医生还绝对相信水蛭吸血的医病效果,另外,前不久医生还流行开给孕妇一种能治早晨精神不振的药,结果后来造成胎儿畸型。为什么医生会开出这样的药呢?还不是因为相信了药厂专家的话,告诉他们这个药是当前最有效的。从这里你便可知道,一味地相信专家还不如没有专家,不过你也别盲目地相信我所说的一切,专家的话固然可信度较高,可是你在相信之前最好先求证一下,这是否有道理呢?
有时候你自己的经验也不见得就一定可信,就以造成甚大影响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事件为例,当时的人都认为太阳是绕着地球在转。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看法呢?因为每个走在屋外的人都会指着天空说:“瞧,太阳从东走到西,由此可见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然而在一五四三年之际,哥白尼率先做出一套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模型,他就跟历史上其他的伟人一样,有勇气向当代专家的“智慧”挑战。虽然他的论点并未为当时的人们接受,不过今天已为举世所公认,成为天文学展的基石。
痛苦是改变信念最有效的工具
我要再说,痛苦的确是改变信念最有力的工具。在莎莉·拉菲尔最近一次的电视座谈会中便有过这样的一个例子,证明了痛苦确有能使信念改变的力量。在节目现场中有一位女士,勇敢地在观众面前声明脱离三k党。而在一个月前她也曾出席这个节目,当时插播了一小段影片,是三k党妇女召开大会的情形,而这位女士亦在其中。在影片里那些妇女激烈抨击所有跟她们没有相同种族观的人,叫嚣着就是因为种族混杂──不管是教育上、经济上或社会上──才造成美国国力与人民素质的低落。何以她的信念会有如此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有两点:
第一,是在前一次节目的观众席里有一位少妇站出来,哭要求那位女士应该学习种族之间的彼此了解,因为她的先生和孩子都是西班牙裔,她不敢相信美国竟然存有对种族如此仇视的群体。第二,是那位女士在返家的飞机上便数落儿儿子、因为当天他也一道上了节目,并且提出和他母亲不同的观点;让那位女士觉得在全国观众面前很失面子。由于那位女士骂得太过火,气得儿子半途便下了飞机,并且向他母亲说了永远不再回家的气话。当那位女士到家之后,回想起白天在节目中有位现场观众向她说的这句话:“此刻正有一些皮肤有颜色的美国军人在波斯湾前线作战,他们不仅是为美国,也是为你。”她又想起飞机上和儿子的争执,事实上她真爱这个儿子,只为了种族的肤色,竟然会口不择言地把孩子给骂跑了,这让她觉得十分后悔,为什么自己会有这么激进的想法呢?她得立即改变想法才是。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