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好妈妈系统(快穿) 第81章

偏偏江母还附和,“就是。指定不能要那样的。”她又看向江舒涵,“挑男人一定要挑正干的。就像你爸这样。踏实肯干,话还少。”

江舒涵撑着下巴,到底没忍住,故意拆穿她,“妈,你以前不是老嫌我爸话少吗?什么时候话少还成优点了?”

被女儿撅了,江母也没脸红,拍着大腿检讨,“以前觉得你爸话少。后来我见过那些嘴甜的小伙子,哎哟,一个个话说得跟花似的,可好听了。可是你让他出去挣钱,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何着他比女人还娇贵。什么玩蛋玩意儿!”

江舒涵噗嗤一声笑出了声儿。

江父又道,“我跟你弟说好了。他要是娶不起北京那边的姑娘。咱就回老家娶。好姑娘多的是。不要攀高枝。咱是老农民,就得脚踏实地。”

江母连连附和。

江母小声问女儿,“你真没有找对象啊?”

江舒涵点头,虽然穿过两个世界,也算有两个男人,但这世界确实没有。

江母有些失望,嘴里相当不解,“你长这么俊,咋没人追呢?城里男的眼睛是不是有问题啊?”

江舒涵:“……”

在她妈心里,她从来都是对的。有错的一定是别人。

江舒涵很庆幸自己能生在这样的家里。

江舒涵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张存折,“爸,妈,我这次回来要在家待半年。我打算建个窑。”

江父江母对视一眼,都糊涂了,“你不是做翻译的吗?你啥时候会烧瓷器了?”

江舒涵给自己编了套合理的说辞。

她是受人所托,寻一隐蔽的地方实践一个方子。对方已经付了二十万酬劳。如果方子实验成功,资金还有一倍。

不是她不想跟父母说实话,而是她怕他们接受不了自己穿越的事实。更何况秘密告诉第二个人,就不能称之为秘密了。

江父见存折上是三十万块钱,咽了口唾沫,“那咋还多十万了呢?”

“这十万是买材料的钱。”江舒涵解释。

江母一听,喜不自胜,“那成啊。”她想了想,“咱们村那个小学不是一直废在那儿嘛。我觉得搭个砖窑不成问题。”

江父点头,“可以。待会儿,我帮你去队里租半年。”

江舒涵乐了。

第二日中午,电信过来装宽带,江舒涵从网上定了各种土,如红壤土、黄壤土、高岭土等等。

从别的瓷窑厂那边定工具。从煤炭厂那边定焦炭。

准备了一个月,她才开始烧制第一批瓷器。

做各种瓷器的步骤,江舒涵早就记录下来,存在自己的随身空间了。

黑釉茶盏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

而曜变天目茶碗步骤更复杂,足有上百道。

第一批瓷窑烧了三天三夜,花费了千斤焦炭,才终于烧制成功。

开窑那天,全村老少只要没出去打工的全都来了。

江舒涵在村里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

作为女孩,她是最特殊的那个,一直是全村女孩羡慕的对象。

别家父母要是不给女孩读书,女孩就会说,为什么江舒涵可以,她也是女孩。

所以老一辈的人对江舒涵这个异类非常不喜。

这回她突然从省城回来,说要烧瓷,大家只觉得她异想天开。

好好的翻译不做,烧什么瓷器。这两者有半毛钱关系吗?

还没开窑,就有那村民说起了风凉话,“丫丫,你这能成吗?可别让钱打了水漂。要是你没给人家老板烧出来。回头人家再把那钱要回去。我看你拿什么还。”

江舒涵回来烧瓷器,江父江母知道一定会有人说难听话。所以两人早就将老板付过钱的事说了。

虽然没有明确告诉他们多少钱,但是看那表情一定不少。

于是不少人就酸溜溜的。

他们也有闺女,可闺女嫁了人,就是夫家的,过得再好,跟他们也没关系了。

不像江家丫头,二十六岁还不嫁人,平时他们没少说闲话。

可是他们同样也羡慕江父江母。江舒涵每年回来,都会给父母买不少好东西。衣服更是几千几千的买。非常孝顺。

而他们的闺女从来不舍得给他们花钱。

许多人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觉得江父江母是异类。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损一损。

要说他们有多坏,也不见得。

江家要是出了事,他们二话不说,就会过来帮忙。

就比如盖窑,村里的壮劳力此时人人都拿着铲子在边上帮忙,也不要工钱,吃顿饱饭就行。

当然他们干活的时候,也不妨碍他们过过嘴瘾,损损江家。

现在就是这样,还没开窑,就已经有人唱衰了。

江舒涵没跟他们打嘴仗,倒是江母听不下去了,谁都不能说她宝贝闺女,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这些人凭啥说呀。

吃他们家大米啦。一个个嘴那么损。

江母哼道,“不怕。丫丫老板说了,半年时间烧窑。哪怕失败了,也没事。反正也实验出来了。心里也就有谱了。”

众人一听这话,酸得不行。

这些有钱人的生活是他们怎么都想象不到的。

花了三十万就是想验证这方子对不对。这种傻缺事,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干。

江舒涵看了眼手表,当时针指向12点时,时间到!

她吹了下哨子,示意开窑!

江父拿着锤子一点一点凿开窑门。

瓷器一样样搬出来。

哪怕只是实验,江舒涵还是将窑塞得满满的。这些瓷器全是她一个人的杰作。

天目瓷虽然分为很多种,前期工序有些差别,但入窑这块是一样的。

这批黑瓷因为含铁量较重,烧窑时保温时间较长,瓷器表面的釉会析出大量氧化铁结晶,形成了兔毫纹、油滴纹、曜变等黑色结晶釉。

村民们见拿出来的瓷器都是黑乎乎的东西,一时之间议论纷纷,“这怎么是黑的?有人买吗?”

“对啊。不都说白瓷好看吗?”

江母听后,也有些忐忑,凑到女儿面前,小声问,“丫丫,瓷器烧成了吗?”

江舒涵翘起唇角,点头,“成了!”

她将所有瓷器都摆出来。只有里面有瑕疵,她当场就将瓷器给毁了。

江母瞧着心疼,不过她再不懂行,也知道贵的东西不能有任何瑕疵。所以摔了也就摔了。

村民们瞧见,一时之间又议论纷纷。

最终江舒涵烧制一百零八件瓷器,完美无瑕的作品只有三十三件。

其中兔毫盏最多,而曜变类瓷器最少,只有三件,因为这类瓷器具有偶然性。一样的步骤未必一定都能成功。

江舒涵让父亲将这些摔碎的瓷器全部碾碎,不要让别人捡回家。

江父点头,用大铁锤将这些瓷器锤得稀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