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好妈妈系统(快穿) 第76章

太医们跪在殿内连连告饶。

皇后砸碎了许多个茶杯,却也拿这些太医没办法,当即张贴皇榜,让外面的郎中进来诊治。

而另一边,她将献王叫到后宫商量此事。

如今之际,只能有两个法子,一是剿诏登基,二是让朝臣推举。

无论哪种法子,都将遭受朝臣们的质疑,尤其威王还虎视眈眈站在边上。

但时间不等人,两人商量后,最终选择第二条。

不是他们不选剿诏登基,而是金印还封在御书房,那御林军是皇上最信任的人,短时间根本不可能说服对方,同意他们进去拿大印。

商量完毕后,皇上叫了大臣进后宫,让太医将皇上及淑妃的病情说了。

大臣面面相觑,有人关切问道,“这毒多长时间能好?”

太医们答道,“虽然不知道是何毒,不过这毒并未入五脏六腑。若是一直找不到法子,最多半月,就会毒发身亡。”

众位大臣倒吸一口凉气。半月就毒发?

威王急切问道,“那父皇母妃就这样一直醒不过来么?”

太医还真不知道。此毒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他们根本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能摇头,说了句,“皇上和淑妃娘娘吉人天象,一定会没事的”。

这话完全就是安慰。

威王党很快跳起来发难,“皇后娘娘,您是后宫之主,却让皇上和淑妃娘娘同时中毒,难辞其咎啊?”

献王党的大臣跳出来反对,“皇后日理万机,有那阴险小人害了皇上和淑妃娘娘,那也是防不胜防,怎能全怪到皇后娘娘头上。”

双方在殿内打起了嘴仗,每个人都在为各自的主子争权益。

最终谁也没能吵过谁。

威王突然上前,“既然太医治不了,为何不向宫外求良医?我大晋国人才济济,良医数不胜数。善于解毒的郎中也不是少数。兴许能早日解了父皇母妃的毒呢。”

他此时伤心难过,眉宇间极尽哀愁。

皇后刚开始还怀疑威王,可又一细想,威王能得什么好呢?那可是他亲生母亲。她压下心头那丝怀疑,“本宫已经派人去各府张贴皇榜,希望能救回他们。”

有一大臣上前,“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中毒,迟迟未醒,可国事不能没人处理。咱们是不是该选出代理朝政之人?”

这次大臣纷纷表示应当如此。只是人选问题再次起了争执。

就在他们吵得不可开交时,皇上醒了,虽然没法动弹,看起来很虚弱,但能睁眼,能开口说话,吐字也算清晰。

听到贴身太监禀告自己中毒之事,皇上当即以皇后失职为由,革了她管理后宫之权,将金印交给贤妃手中。

贤妃是新阳公主的母亲,因为只生一个女儿,在宫中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金印交给贤妃,就等同于交给皇后。是以献王党这边也没有异议。而威王党这边也没有好人选,便也没人跳出来反驳。

紧接着皇上命威王代为监国,献王在宫外为皇上寻觅郎中。

吩咐完这两件事,皇上再次陷入昏迷。

大臣们从宫门外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但双方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威王一系齐聚府里,商讨下一步计划。

而献王一系则被这一变故打得措手不及。就连监国人选都丢了。

“你们说此事是意外还是人为?”献王怎么也想不通父皇为何会中毒?

皇宫内院,入口的东西都要验过毒才会食用。他父皇到底从何处中的毒?

要说人为,三哥不会连亲娘也一块下毒吧?

甄博儒沉吟片刻,突然问道,“殿下,您有没有猜到此举兴许是淑妃娘娘所为呢?”

献王一惊,面露惊恐,“她下毒害自己?不会吧?”

身为枕边人,淑妃想要给皇上下毒再简单不过。但是她有那么大决心吗?连自己一块毒?

甄博儒却觉得这事极有可能是淑妃所为,“不是殿下,那就只能是献王。其他人就算恨皇上,却未必有这个机会接触皇上。而且还偏偏连淑妃一块毒害了。怎么看怎么可疑。”

献王一党听罢也觉得有道理。无不谴责威王一党心狠手辣,没有人性。

献王却是忧心忡忡,为皇后担忧,“母后受父皇责难,心里必定委屈,本王却不能在身边尽孝,实在不孝。”

大家连忙安慰,不少人心里叹气,献王哪哪都好,就是有些婆婆妈妈。监国权都被对手夺去了,他居然不担心自己的处境,反倒忧心皇后。说他婆婆妈妈都客气了,难听一点就是看不清形势。

甄博儒嗫嚅着嘴唇,“殿下,您孝顺长辈是应该。只是威王得了监国权,必定会对我等不利。您一定要早做打算啊?”

献王一听,有些急了,“此话何意?”

甄博儒试探道,“殿下,若是到危机时刻,您一定要学威王一样心狠,切不可妇人之仁。”

这话说得很隐晦,几位大臣目光灼灼看着献王,都在等他表态。

他们想要从龙之功,将自己及全族的前程及性命压上,要是输在献王心软上,心里哪能甘心。

献王有些犹豫,他自小读的是圣贤书。谋朝篡位,他想都不敢想。见几位臣子都眼巴巴看着他,不免心生忐忑。

他随即想到威王为了太子之位,竟连亲娘都害,手段如此狠辣,若是这人当了皇帝。也不知他还能不能平安就藩。

献王握紧拳头,向来温润的脸也蹙起了眉,心中下定决心,这次他一定不能再软弱。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狠心。他万万不能辜负这么多人信任他的臣子。

第二日,京兆府外面贴满告示,重金寻良医。

百姓们这才知道皇上中了毒,街头巷尾无不在讨论这件事。

江舒涵带着嬷嬷和丫鬟从书画铺出来,听到一些闲言碎语,心中一动,到旁边茶楼喝茶。

叫了几样小菜,一壶上好龙井,一边喝茶,一边听其他人聊这最新八卦。

“听说要是治好皇上的病,能得黄金百两呢。可惜了,咱们不会治病。”

“你以为这毒是那么好治的吗?连那些太医都解不了,可见这毒有多难解。”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太医们天天在太医院当差,那些游医四处闲逛,也许见过也说不定。”

……

众说纷纭,什么想法都有。

江舒涵听着,不觉莞尔。

这太子之争居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还真是精彩呢。

又过了没几日,甄元综跑过来,之前每次他过来,都会穿他的官服,现在居然穿的是他自己的衣服,不免有些好奇,“你这是?”

甄元综委屈巴巴道,“威王监国,头一件事,就是裁军,将一万城防军减少为五千。说是户部吃紧,军响花费太多,朝廷要节省开支。我被裁掉了。”

甄元综是关系户不假,可他爹是献王一党的,可不就遭殃了么。

江舒涵安慰道,“你那城防军当得也不轻松,裁就裁了吧。”

甄元综默默叹气,似乎很是憋闷。

江舒涵见他支支吾吾不肯说,转了转眼珠子问他想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