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时,对国际服装业走势十分了解的吉森又向沈青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立刻着手将位于广州白云区的制衣厂扩大最少一倍。
因为根据他的判断,由于做为亚洲成衣生产基地的香港最近几年制造成本迅速上升,所以许多国际知名品牌都在蕴量将外包合同从香港转移到中国内地。
可是在中国沿海地区,除去刚投产的“庄之妮制衣厂”之外,现在还没有一家制衣厂能够达到国外大品牌的发包标准。
因此,只要沈青能够按照“庄之妮制衣厂”现在的标准扩大生产能力,相信很容易就能从那些国际大品牌手中招揽到大量利润可观外包合同。(所谓外包合同,就是一些没有足够生产能力的大品牌,将生产任务下包给其它有剩余生产能力的工厂,然后再将对方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贴上自己品牌标签销售的经营模式)
做为一个未来人,沈青自然清楚在九十年代的沿海地区,的确掀起过一波国际外包合同大量涌入的产业浪潮,再结合吉森提供的准确消息心里也有了底。
于是,在将对方送上返回意大利南航737客机之后,他就立刻开始着手扩大“庄之妮制衣厂”的生产规模,并且通过关系再次从广州市白云区政府那里,无偿划得一块面积达两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
如果将这块位于广州白云区面积达两平方公里的土地拿到二十一世纪去拍卖,需要付出的金钱绝对要以亿元为单位。
可现在,他却只是花了几十万小钱去疏通关系就无偿拿到了手。这让他不得不再次感叹,在这个年代的中国沿海开放地区挣钱的确容易得难以想象!
由于有白云区政府的支持,“庄之妮制衣厂”的扩建工程进度十分迅速,前期基建施工在“东南三建”施工队的努力下,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基本完工。
至于从意大利引进机器的调试及人员招聘,由于已经有前期建厂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遇上什么无法解决的困难。
这个时候,面对制衣厂这一块日益壮大,管理层队伍也随之增多的现状,沈青也不得不考虑这家公司未来的独立性问题。
因为他可不想制衣厂与贸易及餐饮公司混在一起,最后造成产权不明内部管理一片混乱的严重后果。
于是,借着制衣厂一期扩建工程竣工这个机会,他又在制衣厂附近租用了一层写字楼做为办公地点,将这家逐渐壮大起来的公司彻底从总公司分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