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官骄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上访事件

“好的,我明白!”

屈爱华连连点头,神情却是愈发兴奋,他能不激动吗?项枫这么一说就等于给他减轻了一大半工作压力,而完成了市政府所布置的任务,不仅他面有光,以后也能挺直腰杆走路了。

项枫道:“那你现在可以跟我说说你对庙前街那些拆迁户访的看法了?”

屈爱华点点头,沉吟道:“项市长,我来岳州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一年多时间。可庙前街拆迁户至少已经来市政府堵过好几次门了,其实不光是市政府,包括东楼区政府,市城建局以及其它一些相关部门都让他们给堵过,公安局也抓过不少带头闹事的,可毕竟人家也没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无非就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找政府部门讨要说法而已。迫于社会压力,公安局那边是抓了放、放了抓,到最后政府方面也没能给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干脆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他们不闹大就行。”

项枫点点头道:“这种事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确不适合公安局这样的执法部门直接出面干预。”心里却想着,难怪哥们一来,石建安就不肯再管这事,还把责任主动往自己身推,敢情市里以前都是拿他当挡箭牌的啊。

屈爱华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呢,总之咱们市政府对这些拆迁户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无奈的很。这些人原来所住的房子,现在已经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地带和高档小区。可是他们呢,却集中搬往远离市中心的城郊七星牌附近,早两年前那里还是一片荒芜的乱坟岗,到现在都鬼气森森的,不仅通行不便,且经常停电停水,岳州的老百姓就没人愿意住那。原来市里答应的许多便利条件,到最后也都一直没有兑现。”

项枫眉头微蹙道:“都答应了哪些条件?不兑现的原因又是什么?”

屈爱华道:“具体有哪些条件我也不大清楚,总之都是希望能得到高额赔偿并且能住在一个更好的地方。”

王文成接过话题道:“项市长,这事我倒是略知一二。”他在市政府工作两年多了,也曾经历过这种事,且身边还有李明秋这样的‘包打听’存在,对庙前街拆迁户的那些基本要求以及市政府最后的赔偿方案都心知肚明。

项枫道:“哦,那你说来听听。”

王文成道:“庙前街开始拆迁大概是在两年多前,拆迁户加在一起总共有两千多户,大部分都已得到安置。我记得当时是由东楼区政府出面和这些业主签的面协议,对被拆迁人的补偿形式和赔偿金额以及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都写进了合同里。原本定的地点就是七星牌,并且承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五通一平,准备在七星牌附近修建一条新的八车道柏油马路直达市中心,开放至少两条新的公交路线,而医院、学校以及菜市场和购物商场都将在一年以内建成。由于有了这些便利条件,当时大部分人都理解了政府的难处,愿意搬往此处,可谁知住进去后,才发现有很多新的问题出现。”

项枫道:“都有哪些问题出现呢?”

王文成道:“主要还是政府部分承诺未能兑现,比如马路还是原来那条马路,公交线路也仅开通一条,附近的医院、学校和菜市场倒是都建立起来了,不过和想象中的不同,医院并不是承诺中的综合性医院,而学校也只是一家小学,菜市场更是临时搭建而成的。”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不能完全责怪政府。有些条件,当时是区里有关部门的执法人员为了能让那些拆迁户及早离开,随口就答应了一些原本不甚合理的要求。比如说有些人要求自己的安置房必须要是原有住房的两倍大小,比如安置小区所在位置要在离原有居住区不超过两公里的繁华地带,附近也必须要有综合医院、市属重点中小学以及大型购物广场……可现实是离他们的设想相差很远,他们当然对政府的补偿方案感到不满,最后来政府讨要说法也是实属无奈。”

这已经是市里的‘老大难’问题之一,虽然经常来访的总是那些人,但市里也不好出面解决,想想也是,就算解决了这些带头闹事者的问题,那其他的拆迁户呢?那一片可有成百千户人家,如果每一户的要求全都答应,市里的财政情况也不允许。市政府以前也为此开过几次会议,专门探讨这个问题,最后还是决定把问题下放,让和拆迁户们签订协议的东楼区政府自行出面解决。

项枫缓缓的点了点头,王文成说的大有深意,他也很敏锐的抓住了其中的重点,庙前街的拆迁问题,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政府部门未能兑现自己当初的种种承诺,让人先得到希望,最后是失望,进而演变成绝望。

项枫道:“那你们觉得市里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感到满意?”

屈爱华笑着道:“项市长,其实庙前街的这些拆迁户之所以老访,无非是对所居住环境和当初市里答应的补偿方案不满意,只要答应他们的那些条件,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项枫摇了摇头,他还以为屈爱华会有什么好的提议呢,没想到说了却等于没说,甚至还不如不说,如果事情真的这么容易解决,那谢南他们早就出面解决了,还用得着把这道难题留给自己?

:个月的订阅比起六月份有了一定起色,但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还跟首页vi推荐有关,还希望各位能继续鼎立支持,有条件的尽量来订阅一、二,这也是对俺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了,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