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占了一多半,剩下的才是竹林,柴火用的杂木林。
村里人现在又是工人又是农民,拿着两份收入。
五十万支破甲锥的生产任务,抵消了全村一年的赋税和役务,据说第二批五十万支订单又要来了……
如今可龙里的小伙子,成了四里八乡nv婿的首选,新嫁来的媳f,对家各种各样外边没有的新奇物事感到非常吃惊。
好多好多都是城里刚刚才有的东西,比如牙刷,牙粉,龙脑香胰子,就连晾衣f的衣架,夹床单的夹子,都是那么精致……
还有那神奇的澡堂子,随时提供热水,想到这里新媳f就脸红,第一次泡的时候搓下来好多污垢……
男人上工,nv人在家活也不少,婆婆j代了,家里产出都要加工到很细——鹅羽从ao根处断开,ao杆一份钱,ao羽一份钱,现在连鸭绒和鹅绒,都又是一份钱了。
只要下力气,就能换成钱,新媳f觉得自己一天到晚都是劲。
倒是苏家婶六婶常来串门,说钱是次要的,赶紧把身t养好,给家里添娃才是正经。
说起身t养好,新媳f又脸红了,第一次下厨就丢脸,那么多新式调料,新式做法,家自小学得的艺都白学了,还得婆婆把的重新教。
然后那顿饭……是让自己这辈子最后悔吃的一顿饭。
临行前爹妈一再j代,说只要是婆婆就不会喜欢宽肚肠媳f,前天一定要控制住自己。
新媳f很委屈……回锅r,滑滑r,卤水鹅,韭h煎蛋……那是能控制得住的吗?
婆婆倒是开心:“媳f吃,多吃点长胖些,家里不缺这些,先把身子调理好是正经……”
……
正月初,可龙里热闹非凡,苏家小公子生日,这娃九岁了。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周围乡亲,江卿世家,学宫同学老师,嘉益客商,土地庙孩子,二林部,陵井,都赶来观礼。
甚至远在大理的高家父子,都托分号带来了丰厚的礼物……
……
冠礼,已有j千年的历史,是汉字化圈最具有代表x的礼节。
冠,弁冕之总名,字有从。
从“冖”,即以布帛蒙覆;
从“元”,取其在首,古亦谓冠为元f;
从“寸”。
“寸者,忖也,有法度可忖也。凡法度字皆从寸”。所以《说》又说:“冠有法制,故从寸。”
之所以重要,《礼记》一句话就说得很明白:“冠者,礼之始也。”
华夏化是礼仪的化,而冠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
因此《大戴礼》云:‘王十生伯邑考’,《左传》特意指出:‘冠而生子,礼也。’”
左丘明的意思,王这儿子虽然出生得很早,但也不用大惊小怪。因为也是在行过冠礼之后一年才生的,因此不算没有遵从礼仪制度。
华夏礼仪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种类型。冠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好事儿。
它表示这个人认同华夏礼仪这套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成人,第一次践行华夏礼仪,是他进入华夏礼仪系统的起点。
ps:推书了,《崇祯八年》,这开局挺难,作者不小白,已经近百万字了,是肥肥的小猪猪了……